韓海泉
【摘要】物理是一門綜合性相對較強的學科,也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所以,在初中階段開展物理教學時,就需要重視生活化的教學,創(chuàng)建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而對應的教師就需要在開展生活化情境的同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在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途徑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為中心的,因此,它脫離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和運動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課程理念中講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初中物理教學更是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探究、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物理來源于生活,又反饋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學習物理,把課堂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物理課堂生活化非常重要。
一、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的意義探索
(一)全面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在選擇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貼近的物理生活化情境之中,可以使學生看到初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和功能,體會到初中物理知識對于日后生活的指導性意義,從而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中自己動手實驗、觀察、制作,使“概念和公式堆積”的物理演變?yōu)榛钌膶嵨锖蜕睢?/p>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融合,可以創(chuàng)設出極其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在生活化物理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可以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現(xiàn)實知識背景,提出物理問題,并實現(xiàn)對物理問題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從而較好地培育學生的物理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在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在積極主動參與初中物理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使初中物理課堂更具有生機和活力,從而體驗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愉悅體會,較好地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人格品質
在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之中,可以營造出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氛圍,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理性的思考和情感上的交流,使學生的初中物理思維“活化”,以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初中物理知識的探究之中,并在主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成功感,生成強烈的學習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人格品質。
二、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教學實踐探索
(一)在初中物理探究過程中引入生活化情境
在初中物理知識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到物理探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實事例,激發(fā)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教師要盡可能設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的情境,將生活中的場景遷移于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之上,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親身體驗和心靈感悟。例如,在學習“浮力”的知識點時,可以列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例和場景: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樹葉;隨水漂流的木塊;沉人水底的石塊等,從而使學生對“浮力”的物理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體驗。又如,在探究和學習初中物理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中,可以列舉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和場景:(1)急速行駛的汽車向前運動之后,地面上的樹葉為什么會出現(xiàn)追隨汽車運動并且向中間聚攏的現(xiàn)象?(2)飛機機翼的形狀是怎樣的?為什么飛機的機翼要制造成這樣的形狀呢?(3)高速鐵路的列車進站時,乘客為什么要站立于安全黃線之外?通過這三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xiàn)象,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并由此獲得對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初步感性認識,教師在學生獲得初步知識的前提下,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實驗探究,從而較好地解決問題,并在教師的適當點撥和指導之下,形成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認知。
(二)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引入生活化情境
實驗是學習物理最基本的方法。通過實驗可以展示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能夠認識和理解物理知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同時在實驗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善于動手的良好習慣和勇于思考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在現(xiàn)實物理實驗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空間、器材的限制,課堂上不可能把每一現(xiàn)象都演示或分組實驗,因此實驗教學生活化應重點做好兩個方面:首先,實驗器材生活化。教師可利用生活用具或學習用品作為實驗器材進行一些實驗。礦泉水瓶在側壁鉆孔后裝水可演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紙杯、蠟燭等演示小孔成像。其次,拓展實驗空間。學生實驗不能總是停留在實驗室里,不能依賴實驗室里的器材。教師要求學生開展課外小實驗、自制教具建立學生家庭實驗室等,真正體現(xiàn)在“做中學”物理,同時也能彌補因學生客觀差異的影響而不能一次達到預定實驗的要求的不足。
(三)在初中物理習題及作業(yè)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在初中物理習題及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中,可以讓學生以親身經歷的生活情境為原型,進行物理問題的自主思考、分析和解決,從而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完成物理作業(yè)的興趣,在濃郁的生活化情境之中完成作業(yè)。如,在學習了壓強的物理概念之后,由密度的公式:P=F/S,可以設計相關的作業(yè):應當怎樣測算人走路時的壓強?人在松軟的地上行走時,為什么會留下深深的腳???學生在這些生活化情境的引入之下,極大地激發(fā)物理問題思考熱情,積極地找尋正確的答案。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利用生活化情境用于初中物理數(shù)學中,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教學體系的教學質量。而且,根據(jù)部分中校提供的資料信息來看,雖然能夠利用生活化對教學效果提供幫助,但是生活化情境在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對應的質量,即能否與實際教材內容相符、學生的理解能力能否達到教學內容的要求等等,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生活化情境的開展。所以,面對生活化情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對其提供對應的保障,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達到提高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廖麗冰.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好家長,2018(14).
[2]黃新禧.淺談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