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霞
摘要:情境教學模式汲取了教育學和教學論的精華,是“寓教于樂”一種形式的體現。對課堂情境教學策略的研究,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最終達到有效教育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情景教學;教學策略
課堂情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將教師設定的教學情境與授課內容緊密結合,通過運用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將課文環(huán)境遷移到現實場景中,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依托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語言是情境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各環(huán)節(jié)都與教師語言密切相關。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巧設懸念,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如三年級下冊《大作家的小老師》中,老師從題目入手,緊接著,引發(fā)了學生一連串提問:大作家是誰?大作家的小老師是誰?長什么樣子?大作家為什么要拜小老師……教師借機進入課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朗讀是學習語文的第一技法。朗讀是把教材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把有聲的語言變成跳動的音符。教師的深情朗讀能將學生帶進教學情境中。語言應是情境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師應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去啟發(fā)、感染、打動學生。
二、結合生活,再現情境
四年級下冊《人類的“老師”》一文中,教師可舉出一些發(fā)明,比如說:電子蛙眼、潛水艇,萬花筒等,讓學生猜一猜與生活中相似的事物。學生可以根據這些事物的特征,辨別出分別為:青蛙、魚、蒼蠅。這時,教師再讓學生舉出一些的模仿生物特征的發(fā)明。大多數學生都踴躍發(fā)言:鋸子學的是螳螂臂、鋸齒草;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于許多動物的爪子;船槳模仿的是鴨的蹼;根據企鵝發(fā)明了雪地汽車……答案五花八門,這樣既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也調動了他們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教師應抓住契機,因勢利導,非常自然地揭示課題,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小學生處于品德習慣養(yǎng)成之中,經常出現丟失東西或考試作弊,而事后也無人承認的現象?;蚴菍Ω改?、老師撒謊,卻無一絲悔過之心的情況。
三、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guī)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這一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講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學生便能豁然領悟。如,《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教師事先準備幾個蘋果,分組比賽切蘋果,讓學生親自體驗蘋果的幾種切法及如何切出五角星。大多數同學都是先從頂部切到底部,并未發(fā)現五角星。個別預習過的學生雖知道“攔腰截斷”的蘋果里藏著“五角星”,但并未進行親身實踐,也難有深刻感受。因此,當切出“五角星”后,大多數學生都感到十分驚訝和難忘。不知道這么小的蘋果中居然還藏著這樣一個可愛的圖像。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蘋果中藏有五角星,不管做什么事,我們都應該有創(chuàng)造力。很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及創(chuàng)造力。經過實踐和實物演示后,學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四、借助表演,體驗情境
大多數學生都有表演的欲望,都想當“小小表演家”,《公儀休拒收禮物》這一課,正好是一場獨幕劇。于是教師事先分好小組,每組都選出公儀休、子明、管家的扮演者,進行表演比賽。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基本上都順利的結束表演。臺上表演的學生十分投入,臺下觀看的學生比以往更加安靜。表演學生不僅朗讀感情充沛,而且動作也十分到位。比如劇本中子明(忙起身向老師行禮),扮演者通過看電視或查資料,將自己學到的行禮姿勢形象地表演出來。個別同學神情更是生動,扮演公儀休的學生好像自己剛吃了一條鮮美的鯉魚,一副津津有味、回味無窮的樣子,讓一些小觀眾看的直咽口水。扮演管家的那位同學更生動地表演出管家的阿諛奉承的神情。難怪葉瀾老師說:“活動中孩子擔當、扮演“他角色”的新鮮感與情感體驗,使孩子們興奮不已。兒童在情感地驅動下,主動投入的那種“力”,幾乎是無法遏制的。教學中原有的、邏輯的、抽象的內容,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去體驗角色,使教學內容一下子變得那樣生動、形象、真切?!碑斎?,由于初次表演,學生還有許多演出不到位的地方,但經過教師的指正,都得到很大的改觀。
通過角色的扮演激發(fā)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更使教學內容與學生更為貼近,讓他們以特定的角色去學習教材內容,促使學生帶著情感色彩去學習,很好的將學生帶入了教學情境中。
五、運用多媒體,融入情境
《九寨溝》一文,教師先用神奇的九寨溝,音樂導入,接著帶學生走進九寨溝,當看到畫面中九寨溝美麗的景色時,學生不時發(fā)出嘖嘖稱嘆。高聳的雪峰、五彩的湖泊、高低錯落的瀑布、機靈可愛的珍稀動物……每一處景,都美不勝收。這里教師可以借助幻燈片,讓學生選擇進入它最喜歡的景物里,再逐一美美的欣賞。有的同學喜歡清澈見底的湖泊,只見湖底色彩斑斕的石塊清晰可見、湖泊形態(tài)各異且遍布溝谷;有的同學迷戀瀑布,畫面上出現了高低錯落的瀑布,并且伴有銀花四濺的聲音,讓學生感受到瀑布的美麗與壯觀。還有同學想看到珍稀動物,于是機靈的金絲猴、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及行動敏捷的小熊貓就一一出現在畫面里,當看到高聳入云、銀光閃閃的雪峰,學生們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多媒體的展現直觀形象,一目了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文章入情入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流連忘返。
但多媒體的使用容易先入為主,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多媒體使用只是為了輔助課堂教學,因此要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
六、總結
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策略,許多教師認為語言教學不再重要。但我認為仍應以語言教學為主,其他策略為輔。有人這樣形容以前的教師:三尺講臺迎天下,一支粉筆寫春秋。雖然硬件設施簡陋,但學生學習熱情極高。而在硬件設施越來越先進的今天,教師采用多種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可學生的學習效率卻不如以前,排除其他方面復雜因素,僅僅從教師因素考慮,是因為課不夠‘實。有時一節(jié)課花樣很多,看似學生熱情極高,但實際學習效率卻極低。甚至有些公開課已經淪為作秀的場地。因此,我認為情景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真正的進入課堂,而且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學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