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恩齊 徐小棠
摘 要:兒童心理學已成為藝術類、文學類、醫(yī)學類、營銷類等各領域的重點理論研究,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每位家長心中的擔憂。兒童心理學是通過研究從出生到12歲左右的兒童成長時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產生的心理特征的科學。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根基來源于教育、環(huán)境和家長的引導,其中智力類玩具成為教育的一部分,兒童智力類玩具通過外觀吸引兒童,在玩耍中促進兒童大腦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兒童在和智力類玩具互動時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和認識世界,智力類玩具是促進各年齡段兒童生理發(fā)育、認知和開發(fā)智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從智力類玩具的設計理論研究和類型分析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智力類玩具在教育方向的設計理念。
關鍵詞:兒童心理學;智力類玩具;產品設計;教育功能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兒童心理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無論是家庭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兒童心理話題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應為兒童提供一個舒適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如今的家長多為80后或者90后,家庭中的父母都是有工作和收入的,平時工作繁忙,壓力大,父母經常會為孩子買他們喜愛的玩具來補償對孩子缺失的陪伴。智力類玩具設計作為一種新形勢下的類型,也是眾多家長喜歡購買的一類玩具,從名字上就已經很彰顯意志了。兒童在學習和成長中,不僅需要聰明的大腦和學習的能力,也需要正確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飽滿的學習熱情、堅強的學習毅力以及完美的個性。心理學上將聰明的大腦和學習的能力稱之為智力因素,因此智力類玩具也成為一種教育方式,通過兒童和智力玩具的互動學習開發(fā)兒童的大腦。這些智力類玩具的設計的基礎是為人民服務,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保障性、健康情感性、娛樂趣味性和學習能力性的綜合服務。在設計時設計師不能拋開基礎的設計,只是追求創(chuàng)意和獨特的外觀是不能設計出理想的作品的。兒童這個消費群體更注重外觀和實用性。國內的益智類玩具設計的學術著作和論文側重于設計的具體創(chuàng)作技術,智力類玩具的種類、智力類玩具的創(chuàng)意方法與設計思維、智力類玩具的創(chuàng)新設計等實際操作技術方面,在國外更注重兒童智力類玩具具體的設計理念與操作技術,設計出精品。通過對國內外的設計特點的總結,在設計上要更加注意理性思維和情感設計,讓我們中國的兒童智力類玩具設計變得更有思想,為自己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智力類玩具除了開發(fā)兒童的智力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功能。比如,刺激功能發(fā)展,設計時的色彩斑斕,線條設計的獨特吸引兒童并刺激兒童的視覺;一些智力玩具一握就會發(fā)出響聲、按鍵類的樂器和發(fā)聲的小動物可以刺激兒童的聽覺;滾動的色彩球能刺激孩子的觸覺。不同類型的智力玩具是輔助兒童認識世界的有效工具,刺激兒童身上各種感官的反應,讓他們觸碰和認知新鮮的事物。智力類玩具還可以協(xié)調兒童的身體機能,如積木類型玩具,孩子將一盒積木砌出圖形,除了要用腦外,還需要手的配合,訓練了兒童的手腳協(xié)調、手眼配合等身體機能。這種智力類玩具可以家長陪同玩耍并以合作和競爭的方式互動,有助于兒童社交能力的提高,也會在娛樂的同時增進感情。在合作和競爭中產生的分歧,也鍛煉了兒童的團隊精神。
從兒童的角度看智力類玩具設計以及消費的心理分析,任何智力類玩具設計都要考慮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購買者的心理需求,兒童類產品更要注重這些觀點。兒童智力類玩具需要符合兒童的世界觀,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對產品的審美,要從兒童的角度看待產品的設計,從外觀、形狀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智力類玩具的趣味性、功能性、教育性等方面設計。兒童在選擇玩具時是不理性的,只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所以在設計上外觀一定要足夠吸引兒童的眼球,在色彩上要滿足兒童的心理,多選用兒童喜歡的明亮鮮艷的顏色。從心理學講兒童的好奇心決定對事物是否抗拒,產品獨特的造型、經典的動畫特點和純度高的色彩不同于以往的設計風格。因為智力類玩具擁有教育性,它通常是家長買玩具的首選,再加上兒童喜歡的卡通形象或場景之類更是能讓兒童駐足不前。
對于智力類玩具從設計心理學要區(qū)別于藝術設計,我國的兒童玩具發(fā)展模式逐漸成熟,單純的設計行為與藝術創(chuàng)作是有區(qū)別的。藝術創(chuàng)作是在追求更多的可能性,藝術創(chuàng)作大多只會被小部分人認可,這些極致的設計難以被普通人理解。好的設計是人們可讀懂的且具有服務性的,這樣的設計才能被大眾看懂和認可。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要具有服務性,在此基礎上發(fā)揮更多的可能性。從設計心理學看不同年齡兒童的審美和對色彩的喜好,主要有一些純度較高的顏色如粉色、藍色、橙色等,這些色彩都是健康美好的象征。
兒童智力類玩具在設計時應注重其趣味性的局部相似,吸引兒童的眼球。兒童智力類玩具除了本身的功能外還需要通過包裝引起消費者和兒童的聯(lián)想,一個精致的包裝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作為好的兒童智力玩具品牌不僅要具有獨特的外觀,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也不能失去智力玩具的基本功能,如趣味性、可玩性、教育性等,在此基礎上玩具材質的安全性要達標,在保證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對智力玩具進行設計,發(fā)揮出產品的作用。我國兒童智力玩具不能只是模仿他人的設計,要不斷吸取國外的優(yōu)秀產品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和改造,做符合我國兒童特點的智力玩具。
兒童屬于特殊群體,他們不能用精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幼兒還未學會說話,只會用嘆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要和兒童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通過對設計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拓展,我們要致力于設計出受兒童歡迎并且能走出國門的優(yōu)秀兒童玩具。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新并結合我國的文化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更要追求設計的本質,即以人為本和服務性。學習、了解設計心理學,對產品設計和包裝設計,乃至其他設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簡介:徐小棠(1990—),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16級設計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