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林
摘 要:相較于傳統(tǒng)陶瓷器型的制造,異形陶瓷器物有著更加別致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內涵,在當前很容易造成買家審美疲勞的背景下,異形陶瓷器物確實可以以它新穎的外形吸引買家的注意力,而且它的便攜性以及成型工藝的創(chuàng)新性都受到了極為廣泛的好評。本文就當前異形陶瓷器物主要的造型設計方法和規(guī)律,揭開其獨有的制作方法和技藝的神秘面紗。
關鍵詞:異形陶瓷器物;造型設計;制作
陶瓷制品在我國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結晶,甚至承載著我國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直到今天,陶瓷制品依然活躍在歷史舞臺,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乃至藝術品。
1 傳統(tǒng)陶瓷造型的優(yōu)勢所在
1.1 圓形器物的制作
傳統(tǒng)圓形器物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本文主要介紹其中最常見的泥條盤筑法和手工拉坯法。
(1)泥條盤筑法。泥條盤筑法是我國制造陶瓷器型最早使用的方法,先民們通過使用一條條長度不一的泥條將提前構思好或者設計好的陶瓷器形盤堆成型,再使用工具將這種盤筑好的泥坯進行外部的拍打,加速其外部表面上縫隙的緊密結合,最終使泥坯成型,這種原始的制坯方法為此后陶瓷的制造打開了大門。
(2)手工拉坯法。手工拉坯法是目前為止使用時間最長的陶瓷制作方法,直到今天,傳統(tǒng)的匠人們依舊遵循著古法,使用手工拉坯的方法進行陶瓷器物的制造。手工拉坯法的精髓是將設計好的器型進行上部和下部的拆分,分兩部分進行拉制,待兩部分均拉制完成后,再分別進行利坯,最終將涂抹好泥漿的上半部分倒扣在下半部分上,完成兩部分的合一,通過利坯和不斷修飾最終制出滿意的成品。
1.2 圓形陶瓷器物的優(yōu)勢
與新穎的異形陶瓷器物造型相比,圓形器物的主要優(yōu)勢便是可以有效降低坯體的變形率。我們都知道,陶瓷的燒造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高溫化學變化過程,在上千攝氏度的高溫下,硅鋁酸鹽以及坯體中的其他化合物才能發(fā)生質的變化,最終成型,出現一層光滑的釉面,變成成品陶瓷。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坯體是很容易因為熱脹冷縮和其他效應發(fā)生相應的變形的。相較于其他形狀,圓形的坯體由于圓周的受熱均勻,變形的概率會更小,這就保證了陶瓷器物在出窯后的形狀良好的概率更高。
2 異形陶瓷器物的生產工藝
2.1 原胎的制作
對于異形器物而言,原胎的制作是一切的基礎,是決定這件器物好壞的根本。
(1)泥土塑造。用泥土塑造異形器物的原胎與傳統(tǒng)工藝基本一致,將泥土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塑造,通過多次打磨使其胎體表面盡可能光滑平整。
(2)手工雕刻。手工雕刻是原胎制作較為常用的手法,通過使用石膏塊體的可塑造性,將其砍削成近似原設計器物的模樣,然后通過設計圖紙的比較,將大面積上的棱角通過鋼鋸條、水砂紙等進行打磨,再通過與原胎的仔細比較,揣摩,使用細羅底進行細節(jié)上的打磨和修飾,將各個角落打磨平整光滑即完成原胎制作過程。
2.2 異形陶瓷器物模具的制作
(1)異形空心注漿模具。與傳統(tǒng)圓形瓷器模具的制作相比,異形空心注漿模具制作的難度在于異形陶瓷器形往往具有復雜的工藝外形,因此其模具所需要的瓣數也更多,要先完成平整部分的制作,再進行其他復雜結構部分的制模,尤其在進行到分瓣等難度較高的部分時,工匠們要仔細考慮,避免因為一時疏忽造成整個模具的損壞,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生產效率。
(2)壓力注漿模具。壓力注漿,顧名思義,是通過向泥漿桶中添加一定的壓力,使整個模具可以瞬間成型,而且由于所加壓力的快速和均勻,模具的成型過程快速而均勻,這對最終器物的成型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壓力注漿方法采用雙面復合模具,其空間便是所設計好的器型的形狀。因此,壓力注漿制作模具的成功與否主要在器物的連接處等細節(jié)部位,處理好細節(jié)以及相應的注漿孔的位置,那么模具的成型工作一定可以做好。
2.3 異形陶瓷窯具的制作
(1)異形器物匣缽的制作。在異形陶瓷的燒制過程中,匣缽是在窯火中為陶瓷器物掌握器型走向的重要物件。因此,它的制作需要極高的精密度,這對于人工的要求過高,而且人工成本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采用雕刻機制作。
(2)撐口和墊餅的制作。撐口和墊餅在燒制過程中主要起到防止器物變形和下墜粘連的問題。因此,在制作過程中,要嚴格依照器物圖紙上的參數進行制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此造成的器物變形。
3 異形陶瓷的造型優(yōu)勢
3.1 異形陶瓷技術的新穎性
在過去的陶瓷市場中,圓形器具占據絕對的優(yōu)勢,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圓形器具逐漸有了審美疲勞,而且異形陶瓷可以設計出更加具有現代感和藝術性的造型,其多變的特點可以讓受眾不同的審美需求得到滿足。它打破了墨守成規(guī)的制作工藝,為陶瓷藝術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航道和天地。但是異形陶瓷不意味著它可以被隨意制造和標榜,設計師依然需要以現實生活和人們的普遍審美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背離大眾審美的作品是不值得提倡和生產的。
3.2 異形陶瓷的稀缺性
異形陶瓷制作是近年來新興的技術,它的稀缺性表現在制作工藝復雜困難,失敗率很高,因此,它的成本不菲。當然,這樣也會使其在陶瓷市場中的競爭力大大提高,其背后的經濟效益也會促使更多陶瓷生產商和設計工匠去開發(fā)研究生產工藝,進而對整個陶瓷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作為陶瓷行業(yè)新寵的異形陶瓷器物,雖然有別于傳統(tǒng)的圓形陶瓷器物,但是其更加適應現代人審美以及實用性的特點,值得業(yè)內的專業(yè)人士進行開發(fā)和研究,這對于滿足市場需求以及更好地繼承、弘揚和創(chuàng)新陶瓷文化都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戚彧.清代陶瓷茶倉鑲器造型的成因探究[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5(04):140-143.
[2] 王年文,畢翼飛,畢南海.異形陶瓷器物造型設計與制作[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6,50(03):58-63.
[3] 詹嘉.中國陶瓷餐具對日本餐飲文化的影響[J].藝術探索,2016,30(06):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