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靜
設問,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方法,常用于表示強調(diào),為了強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如果把“設問”變成教學方法,這種思維形式體現(xiàn)了作文訓練的本意,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
一、牛刀小試,師生演練
開始我不說明要做什么,而是按層次提出問題,“你上課認真聽講嗎?用什么方法聽課?按這種方式聽課后收到了什么效果?”學生紛紛表達,訴說自己的感受。隨后,我把學生的答案組織在一起,并說出一段話來。學生都很驚訝,這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我鼓勵學生自己試試,他們都能把自己的答案連在一起。
經(jīng)過多次應用,我覺得設問法再現(xiàn)了學生生活場景的思維訓練,是符合兒童心理的作文訓練。大而廣之,也是人們正常的思考過程。原因、具體、結(jié)果,真實地勾勒出人們大腦思維的過程,而設問法幫助學生“找”,怎么找原因?怎么找具體?怎么找結(jié)果?具體思考下去,把思維過程再現(xiàn),這就是設問教學法思維訓練的精髓。如此看來,每個學生都應該是可以寫好作文的,因為他們都要思維、都會思維,只是沒有訓練,沒有引領思維馳騁的韁繩,而設問教學法就是這根韁繩。
二、具體應用,深入訓練
思維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引領和監(jiān)督下長期訓練,才能明確有條理地思維。日記是實現(xiàn)這一訓練的有效方法,于是我鼓勵學生以“設問”的方式寫日記,采取“大面積講解,重點輔導”的方法,常批常改,強化設問教學法的理念,讓學生在自問自答中訓練思維。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作文寫不好的學生往往“詞不達意”,或干脆無詞、無句可寫。即便在設問法的引領下,學生提問了,回答了,也僅僅是蒼白、貧乏的回答,作文也只是平淡地敘事。那么,怎樣才能促使學生擺脫 “無詞無句”的現(xiàn)狀呢?還是那句老話:“加強學生閱讀、朗誦的訓練,加強學生自我表述的訓練?!弊寣W生在閱讀中積累詞匯,再用設問法促其表述。遇到不能表述清楚的地方,再尋找合適的詞語,如此往復,讓設問法起到引領學生表述的作用。以前,我在學習“新課標”時,對“加強閱讀、朗誦的訓練”這樣的話“不敏感”。如今,從實踐設問法教學的角度去理解,不禁使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設問教學法”與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訓練息息相關。我們可以把“設問教學法”當作語文教學的導航,從“思維訓練”的角度揭示語文教學的內(nèi)涵,使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的作文訓練真正變成學生看世界、評世界的工具。當然,每個班級情況不同,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更是千差萬別,設問法涉及的閱讀、朗讀、表述訓練中的度也應符合各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所展示的僅僅是較低水平的訓練。
三、巧妙設計,融入課文
既然設問教學法是人的正常思維過程,那語文的課文教學能不能借鑒設問教學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曼谷的小象》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從習作范文的角度去講。“誰?怎么了?”“車子陷進泥坑走不動了”“誰?怎么了?是因為什么原因?”“清晨,我們乘坐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顛簸。昨晚的熱帶陣雨,使坑坑洼洼的公路變得泥濘不堪。汽車東搖西擺,忽然一歪,輪子陷進泥坑,走不動了?!薄澳窃趺崔k呢?”“司機下車察看,嘆了口氣,對我們說:‘我到前邊找?guī)讉€人來幫忙。”“找著人了嗎?”
課文通篇都可以采取設問的方式講解下去,雖然少了設問法“找原因、找具體、找結(jié)果”規(guī)律提問的特點,但思維方式是不變的。我想,課文與單一的日記型訓練相比,是規(guī)律性提問的綜合與延伸。雖然難了點,但有課文的閱讀基礎,學生回答起來并不會吃力。況且,這種方法從設問的角度復習、發(fā)現(xiàn)課文寫作方法,也正應了編者“以課文當范文,促進寫作”的初衷。這種講課與訓練寫作相結(jié)合的方式需要課前精心地組織,甚至鼓勵學生不依賴課文,想象做答,更能體現(xiàn)作文訓練的實質(zhì),其效果往往更好。
在本學期的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這種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的授課方式很精彩。因為此過程往往能凸顯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不是被動地學,而是主動去創(chuàng)造,參與創(chuàng)造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全神貫注,在創(chuàng)造中發(fā)現(xiàn)、想象、嘗試、成功,這樣的思維經(jīng)歷必定讓人興奮不已,久不能忘。
(作者單位:大慶市八百坰第四小學)
編輯∕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