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要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在生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支持下,提高學習效率,認識漢字學習的樂趣,提升漢字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發(fā)揮“六書”漢字教學的作用,讓同學們享受漢字的博大。本文重點分析小學語文生本識字教學模式設計。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識字;教學模式
生本教學理念強調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生的識字任務加重,不少教師感到教學壓力很重,但又沒有更好的教學策略。一般的識字教學模式下,盡管教師用心費時的下不少功夫,但整體來說,識字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個性,學生識字教學只是達到能寫會讀的程度無法理解漢字的魅力和意義。新課標對學生的識字任務加重,并且突出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生本理念下,通過“六書”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習慣,為語文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認識
生本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教學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設計教學活動。生本理念指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教育活動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主動權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強調學生的學習是又有準備的接受教育,“教”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手段和工具,不是目的?!皩W”才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通過創(chuàng)造探究和交流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上通過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和溝通協(xié)調的能力[1]。生本教學理念認為學習實踐是學習美德產(chǎn)生的基礎,也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途徑,因此,教師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克服識字困難的學習動力和信心。
二、小學識字教學中的“六書”應用價值
我國最早的關于漢字性質和結構的系統(tǒng)理論就出自六書,《周禮》對六書有介紹,起初就是指關于漢字教學的內(nèi)容。東漢時期許慎對六書進行全面的闡述,其著作《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字典,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造字結構中分析9千多個篆字漢字結構。六書是漢字研究的重要理論,后來逐漸演變?yōu)橐宰R字為核心,以漢字結構為特點的語文教學體系。以六書開展教學活動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由易到難,有獨體字到合體字。清代學者王筠在教授兒童學習漢字時就指出這一規(guī)律,并指出能認識兩千漢字便可以讀書。教學實踐中,確實卓有成效。由于六書以漢字的根本性質為指導進行教學,學生能根據(jù)漢字通過漢字的內(nèi)涵和特性進行識記,對漢字的理解較為深刻[2]。但目前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并沒有沿襲千年的六書開展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情況不夠樂觀,將六書適當?shù)膽迷谛W識字教學中,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幫助學生掌握漢字規(guī)律和內(nèi)涵的重要途徑。
三、小學語文生本識字教學模式中的六書應用策略
(一)挖掘識字規(guī)律,領會漢字魅力
生本教育理念就是堅持一切為了學生,強調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生本課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以生本理念為核心的新課標改革下,教師應該在識字教學中根據(jù)漢字識記的特有規(guī)律,幫助學生了解并應用于漢字識記,能夠舉一反三,提高掌握漢字的數(shù)量和質量。漢字中存在部分象形字,反映事物的輪廓特征,通過直觀展示就可以掌握。如“目”“手”“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漢字和人體器官之前的相似性,讓同學們從甲骨文“目”“手”“口”進行展示,發(fā)現(xiàn)漢字和實物之間的相似性,也能理解漢字是不斷發(fā)展演變的,具有聯(lián)系的?!澳俊敝械亩虣M是眼珠符號化的結果,為其他形聲文字學習打基礎。并通過和“日”內(nèi)一短橫符號化的對比,讓同學們不至于混淆。教學中教師要著重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實物和圖像等進行展示,幫助同學們高效識記,準確書寫。漢字中也有“指事”字,是為了更好的篆刻記事。計數(shù)數(shù)字就是簡單的指事漢字,
指事字比想象字更為復雜,也是語文識字教學的難點。如“本”“末”二字,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清楚造字本意?!氨尽焙汀澳倍际窃凇澳尽弊只A上加一橫,一橫就是記事符號,但二者記事位置不一樣?!澳尽弊指霞右粰M,表示樹木的根本,在“木”字上加一橫,表示樹木的頂端,也就是樹梢的位置,這樣講解同學們對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寫,也能理解二者的區(qū)別,對于“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成語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挖掘漢字的識記規(guī)律,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字形、字意、含義等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源頭,可以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習漢字的熱情,探究學習識字的教學方法。
(二)游戲教學,打造趣味課堂
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學生的實踐探究,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出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活動課堂下,調用各種感官、組合不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的綜合培養(yǎng)。而小學識字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游戲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不同感官通道的有效教學手段,通過教學方案的設定,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游戲,將漢字識記融入到游戲化教學活動中,讓同學們在游戲課堂中學會輕松習得知識。
在進行漢字識記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初期漢字教學,在首次教學完成后,可以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調節(jié)課堂氛圍,營造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如將同學們在學習獨體字和合體字之后,教師將班內(nèi)成員分為三大組,隨機從沒組中選取一位代表參與活動,可以讓同學們完成“口”“目”“木”“人”等獨體字和不同的漢字的組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看哪位同學寫出的漢字組合最多,就獲勝,一輪完成后,在進行隨機挑選,完成不同的合體字組合。根據(jù)正確率和組合數(shù)量選出最終獲勝小組。游戲活動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流暢性、靈活度,為漢字的識記增加趣味性。
(三)以多媒體為教學工具,豐富識字手段
隨著學校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多媒體在更廣泛的區(qū)域內(nèi)普及。教師的教學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隨著教學方法的多種應用,學生的興趣度和參與度也被調動起來,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用,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的使用,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教學識字規(guī)范性,趣味性,幫助學生從多角度掌握漢字的魅力[3-4]。
如,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平臺找到合適的資源,通過漢字歸類整合尋找趣味性的解釋??梢酝ㄟ^動畫將漢字進行展示,如以動畫展示“人”被困在“囗”里面,就變成了“囚”“人”??吭凇澳尽迸赃呅幌?,表示“休”休息。內(nèi)心慌亂不安,心跳不止,表示“忐忑”。形聲字中以“貝”為形,表示錢幣、財務如“賬”“賒”,以“心”為形旁的多與心理活動有關,如“思”“恨”等通過漢字語音的演變,將聲旁和形旁不一致的特點指出,通過形旁和聲旁組字展示,可以幫助同學們識記、辨認、歸類總結,提升識字的質量和數(shù)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視頻或圖片進行教學展示時,可以對漢字的讀音、結構、含義等結合展示,幫助同學們理解記憶。
四、結語
識字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但低年級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且部分語文教師教學觀念和模式落后,導致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為枯燥的學習內(nèi)容,形成教師壓力大,學生識字效率不高的情況。文章主要闡述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結合“六書”并應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構建面向學生的趣味識字教學,提升學生識字興趣和識字課堂的效率高,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丁慶慧.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王明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303.
[3]張媛.有效進行教學設計,輕松認識漢字——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識字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7,(10):19.
[4]鄧嚴.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