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梅
摘 要:針對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進行了討論,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的具體情況加以了解,并探討具體的改革措施,希望可以使歷史教學的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教學
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一種突破,為教育活動的有效革新提供了驅動力。但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很多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的影響,在新課標下,往往不能對自身教學觀念進行很好的轉變,未能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導致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針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明確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積極參與歷史教學的改革活動,從而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情況
1.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得到了巨大的改變,但在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存在。由于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很多初中教師一直都是以中考為教育目標,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導致其教學活動的目標存在偏差,教師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中考題型當中,為學生畫重點,要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并使用題海戰(zhàn)術進行不斷的強化訓練,而這種教育思想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限制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導致歷史教學的效果無法得到保證,使其教學的意義被忽略。
2.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主要以考試為目標
應試教育影響的不僅是教學的理念,同樣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思想,很多學生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拿到更好的成績,對于歷史知識的作用和魅力漠不關心,而歷史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人文性,是對重要歷史事件的記錄,可以說是人類發(fā)展歷程的再現(xiàn),但當前的歷史教學的方法并沒讓學生對歷史進行深刻的體會,只是單純地記錄一些知識點,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并沒有按照新課標的素質教育進行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消減,從而影響了歷史教學的效果。
二、新課標下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結合歷史故事進行教學
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是相對枯燥的,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加以培養(yǎng),歷史教師一定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加以轉變,并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有效創(chuàng)新,使教學內容不斷得到豐富,對一些課外的歷史知識加強應用,結合具有趣味性的歷史故事進行教學活動,通過歷史故事對學生產生吸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對“貞觀之治”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對唐太宗有關的故事進行查詢,包括“帝范教子”以及“玄武門之變”等故事,結合這些故事針對貞觀之治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在了解故事的過程中,了解盛唐文化,而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激發(fā),受到探索欲望的驅使,使其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來,使所學知識得到全面的掌握。
2.采用多媒體教學
科技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很多學校紛紛開設多媒體教學活動,在歷史教學的活動中對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加以應用,能夠幫助教師對歷史教學的情境加以設置,使歷史教學更具代入感,能夠從歷史情感入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從而增強學生的歷史思維。
例如,在對“人類起源”這一章節(jié)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相關的紀錄片,將學生引入情境當中,使學生能夠對生命的脈動進行直觀的體會,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對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加以激發(fā),使其學習的意愿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關于歷史的紀錄片要以時間發(fā)展為順序,能夠讓學生對歷史的消逝加以體會,有利于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3.合作交流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基本都是由教師進行單方面的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生學習缺乏思考,無法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對合作交流型的教學模式加以應用,在課堂當中適當?shù)卦O置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不但可以提升課堂的活躍性,還可以使學生通過思考使其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主體的地位體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心理,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同樣以人類起源為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通過結合教材以及相關資料對人類的起源進行研究,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還能使其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個問題,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并設置相應的獎勵,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勝心理比較強,這種競技的方式能夠使其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意愿,而且這種方式有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對新課標的要求加以明確,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不斷更新,調整教學目標,并通過對各類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使歷史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陳云.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21):242.
[2]黃俊.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的對策[J].青蘋果(教育研究版),2017(9).
[3]張禎祥.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初中歷史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4).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