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鵬 (河北交響樂團 050000)
馬新莉 (石家莊市藝術學校 050000)
交響樂音樂是具有廣泛藝術概括力和深刻哲學思想的一種藝術,這種為交響樂隊而寫的作品,從其規(guī)模、音響威力,管弦樂色彩的多種多樣,發(fā)展的緊張性和動人的感情影響力量來說,在古典器樂音樂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交響樂音樂(交響樂曲、序曲、交響詩、幻想曲等)通常不僅是為范圍狹窄的一些愛好者和專家們創(chuàng)作的,廣大的聽眾也包括在內。由此便確定了優(yōu)秀的交響樂作品的基本特色:宏大的規(guī)模和輪廓,寬廣的主題計劃,再加上淳樸而凸出的音樂形象,鮮明的表情,甚至往往還有著仿佛是“山水畫性質”的主題材料。
古典交響樂的交響樂音樂最重要的體裁之一,它的特征在于具有豐富而多種多樣的思想情感內容,寬廣的輪廓,大規(guī)模的戲劇性發(fā)展?!肮诺涞摹边@一概念意味著深刻性、真實性、寫實性、平易行,同時還意味著作品十分成熟的藝術性。優(yōu)秀的古典交響樂的內容和崇高的人類思想意境,和哲學思想的深刻緊張的活動有著密切關系,和純潔高貴的生命體驗和感情有著密切關系。“交響樂”的名稱(源出古希臘“和音”“和諧”兩詞)的來源是極古老的。在古希臘時期,它指的是兩個音的和諧結合。在羅馬共和國末期,這個術語是用作器樂合奏曲的一種樂曲的記號。到了15-16世紀,即在修非宗教世俗音樂進入光輝繁榮境地的所謂“文藝復興”時期,“交響樂”的名稱才當做多音響器樂曲(多半是單樂章的)的記號。
作為一種器樂作品的交響樂是18世紀才產(chǎn)生的。它是由幾個樂章構成的,統(tǒng)一的思想意念和藝術形象把這些樂章聯(lián)結在一起。和其他一些令人喜愛的古典音樂體裁(組曲、協(xié)奏曲等)相似,交響樂也是一種成套的,也就是由雖然獨立,但卻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多個樂章(3-4,比較少見的是5-6),所組成的多樂章作品。
藝術作品的“套集”是由安排在一定次序里的,并構成統(tǒng)一整體的一些作品所組成的。同時套集的各個部分通常是一些足夠獨立、完整的作品。人們所以能夠在音樂會上演奏交響樂套取的個別樂章,其原因也就在這里,并且這也是音樂會的通行做法。
現(xiàn)代交響樂曲的起源,直接和格局序曲的發(fā)展歷史有著密切聯(lián)系。18世紀初,“交響樂”原是意大利歌劇的管弦樂序曲。在18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交響樂是三個具有鮮明對比的樂章的匯集(套曲):開始是迅速活潑的樂章,然后是緩慢、如歌的,通常是抒情氣質的樂章,最后往往以舞曲(塔朗捷拉、吉格)節(jié)奏為基礎,又重新展開迅速猛烈的樂章。
古典交響樂(正如奏鳴曲一樣)和其他的套曲作品(例如由各種各樣的樂曲或舞曲所組成的一種具有自由順序的組曲)的區(qū)別,是在于古典交響樂是以一定的次序來安排它的四個樂章,有時候這些樂章各有它一定的性質(在每個歷史時期于一定范圍的藝術形象相聯(lián)系)。交響樂與這樣一些套曲作品,如古典奏鳴曲及協(xié)奏曲相似的最重要特點之一是在于其中最少有一個樂章(一般的第一樂章,往往也有其他的樂章),必須是奏鳴曲形式的,更確切說,是奏鳴曲樂曲。
奏鳴曲形式的古典的音樂結構。古典音樂(交響樂、奏鳴曲、協(xié)奏曲、四重奏以及歌劇序曲的重要部分)的大型套曲作品里的重要樂章一般都具有這種結構。奏鳴曲作品是由各種各樣的,往往是對立的思想、形象和劇情(意境)的矛盾對比而構成的,它以緊張有力的發(fā)展作為特征。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鮑羅丁、格拉祖諾夫、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樂曲的壯麗的音樂構思的概念和奏鳴曲的結構(形式)有很自然的聯(lián)系。奏鳴曲作品的思想內容的發(fā)展階段是由順序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下列三個部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
1.呈示部:敘述體現(xiàn)在鮮明對立的音樂主題里的基本思想、形象和劇情,更正確的說,把做成對比。比如,柴可夫斯基在他的第四、第五、第六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內容的基礎上,奠定著與悲慘的現(xiàn)實、幸福的幻想(體現(xiàn)在鮮明而充滿感情的、抒情如歌的主題里)二者的對比相聯(lián)系的,具有尖銳戲劇性對比的兩個音樂形象。
2.展開部:是奏鳴曲樂曲的中間部分,它以呈示部的音樂材料的發(fā)展、矛盾和緊張的斗爭為基礎。展開部通常是交響樂曲的更鮮美、緊張、熱情并附有活力的部分,它和尖銳的沖突矛盾相聯(lián)系,并且往往防腐是在進行著熱烈的爭論。
3.再現(xiàn)部:返復并肯定呈示部開始的音樂內容,它以呈示部某些變形(往往是顯著的變形)的重復為基礎。內容極有意義的交響曲(例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的第四和第六交響曲第一樂章,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里的再現(xiàn)部絕非純粹重復呈示部(就像18世紀作曲家常常做的那樣)。
往往在奏鳴曲的呈示部前面,有不大的,但常常是極有發(fā)展的序曲,通常是徐緩的、莊嚴的,但對于一般以快速度(快板)演奏的交響樂套曲的第一樂章來說,這尤其是富有特征性的。貝多芬的第一、第二和第四、第七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四、第五和第六交響曲,鮑羅丁的第一交響曲以及其他一些交響曲都是以緩慢的序曲開始的。
古典交響曲的許多終曲,通常和肯定是光明的、樂觀主義的往往古典交響曲的終曲是世俗習慣的景象,如柴可夫斯基的司儀和第二交響曲,或的人民節(jié)慶的圖畫,如貝多芬的第三、第七、第九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鮑羅丁的第二交響曲。海頓的許多交響曲的終曲是一些真實的世俗生活的圖畫,除了民間曲調外,其中還廣泛利用民間樂器。海頓的一部稱作《熊》的交響曲終曲,其中沉重的:踏步的舞曲主題就是這樣的。
往往有些交響曲具有名稱,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交響曲的思想內容,解釋各個形象的構思。海頓的幾個交響樂曲(《清晨》《中午》《晚上》《游獵》《告別》等)就有標題名稱。在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里,甚至作品的每個樂章都有小標題:1.到達鄉(xiāng)村時的興奮快樂的感情。2.小溪的景色。3.快樂的村民集會。4.閃電的雷鳴。雷聲霹靂的暴風雨。5.牧童之歌,暴風雨后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