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昭君
【摘要】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真實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語文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討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模擬;興趣;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智力、能力、情感以及品質等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改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呆板、枯燥的特點,解放學生的天性,打造趣味課堂,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情境教學法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對學生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目標之一,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對課文字詞句的了解,這主要是因為課文中的每字每句都滲透作者的情感。因此學生應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充分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再現(xiàn)課文中當時的情境,再加上一些圖畫、聲音以及語言等輔助手段,使得學生身臨情境,獲得與作者相同的情感體驗,以此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篇課文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長征時,毛主席帶領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圖片,并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你處在那樣艱難的困境當中,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然后讓學生以合作方式,探究這首詩作者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并讓學生借助音樂,讓學生朗讀這首七言律詩,教師進行指導,通過朗讀,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紅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以及作者的博大胸襟以及革命浪漫主義風格,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二、突出課文特點,展現(xiàn)優(yōu)美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內容都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優(yōu)美的情境更好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語文的美,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課文中描寫許多關于桂林山水的美景,通過語言描寫,雖然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得到,但是不夠直觀,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介紹桂林山水的紀錄片,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進而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如在學習《荷花》這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荷花的精美圖片,并配上音樂,用輕柔的語言為學生描述荷花的姿態(tài),使得學生仿佛置身于荷花池旁,對荷花有一個初步感受,然后再借助多媒體中圖片,學習作者是如何描述荷花的姿態(tài),展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進而加強學生對作者看荷花的心情以及神情的理解,這樣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陶冶身心。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應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且加強學生對語文技能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童年的發(fā)現(xiàn)》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回憶你們的童年,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這一問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說喜歡觀察螞蟻搬家,有的學生喜歡在玻璃上呼哈氣,還有的學生說喜歡折紙等等,然后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童年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發(fā)生呢?”這樣就引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又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過春節(jié)都有什么習俗呢?”教師提出這一問題后,學生開始七嘴八舌說了起來,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北京的春節(jié)應該是什么樣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學生回答說想,然后教師引入今天學習的課題,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也了解了更多的風俗,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適當點撥和引導學生,優(yōu)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經(jīng)常是利用圖片、多媒體以及錄音等手段,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種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非常直觀、立體,教師只需要寥寥數(shù)語進行點撥和引導即可,應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提高小學語文情境創(chuàng)設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絕句》這首詩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動畫演示整首詩,讓學生根據(jù)動畫,采用合作的探究方式翻譯整首詩,學生在翻譯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學生,幫助學生翻譯一些較難的詞語,學生翻譯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文動畫,配樂進行詩朗誦,引導學生走入情境,實現(xiàn)圖文結合,優(yōu)化教學情境,教師適時啟發(fā)學生,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的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如意.淺析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育,2017(1).
[2]王小蓮.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7).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