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麗
摘 要:合理的設置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是對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與提高,文章針對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經管類大學數學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從課程設置、精品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適合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發(fā)展的大學數學課程建設方案。
關鍵詞:課程設置;精品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03-0117-03
Abstract: Reasonabl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are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s in Yunnan University Dianchi College, suitabl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from curriculum setting and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curriculum setting; excellent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大學數學課程是經管類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領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為經管類專業(yè)后續(xù)課程提供理論依據,成為有力的數學工具[1],而且大學數學也是經管類考研科目中一大難點,合理的教學安排及精品課程的建設,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提高考研數學成績。本文針對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大學數學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從教學安排、精品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大學數學課程現狀分析
(一)歷年大學數學課程設置情況
經管類大學數學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tǒng)計三門課程,課時從14學時減少到6學時,2014-2015級未開設線性代數課程,2016級雖涉及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tǒng)計三部分內容,基本滿足專業(yè)需求,但是,因課時的減少,所學知識點與考研知識點相差較多。具體課程設置見表1。
(二)現用教材知識點與考研數學知識點差異分析
2016級使用教材對照考研數學知識點要求,缺少了6個章節(jié)內容的知識點,其中,缺失章節(jié)的知識點在2015年考研試題中占45分,在2016年中占60分,在2017年占79分,此數據顯示,已使用教材缺少知識點占考研試題比重較大且其分值逐年增加。具體詳見表2。
二、大學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安排時間不夠
2016級已使用的大學數學教材內容,課程安排大一上、下兩學期,每學期3課時,剛好完成教學計劃,若教學內容涵蓋考研數學知識點,需增加教學周及課時。
(二)使用教材知識點不夠
通過大學數學課程現狀分析,已使用教材與考研數學知識點要求相差較大。
三、大學數學課程設置建議
建議以下兩種課程設置方案:
方案一:繼續(xù)保留原有教材,部分學生更換教材,將學生分層培養(yǎng)
因經管類文科生較多,采用差異化方式進行教學,大部分學生使用原有教材,部分學生重新選定教材。具體操作如下:
1. 在大一入學時,選取高考成績前1000名學生,再從這1000人中遴選數學成績前300名學生,以及沒有被選中但有意愿的學生,針對上述學生重新選用覆蓋經管類考研數學知識點的新教材進行教學。該部分學生安排三個學期完成大學數學(一)、(二)、(三)教學計劃,前兩個學期設為專業(yè)必修課,每學期4課時/周,第三個學期為專業(yè)選修課,4課時/周。
2. 其他未被選中或者沒有意愿的學生,使用原有教材。該部分學生兩個學期完成大學數學(一)、(二)教學計劃,均為專業(yè)必修課,每學期4課時/周,第三個學期可選擇數學文化等選修課程。
所有學生考核方式及考核難易度完全一樣,考點略有差異。
方案二:全部學生統(tǒng)一教學計劃,重新選定教材
重新選定通俗易懂、適合滇池學院發(fā)展需求的教材,課程設置安排三個學期完成大學數學(一)、(二)、(三)教學計劃,均設為專業(yè)必修課,每學期4課時/周。
四、精品課程建設方案
(一)課程建設目標
大學數學課程以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人才為目標,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建成集理論、教材、立體化網絡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一體的精品課程,進而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重視基礎、突出應用、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并為繼續(xù)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將《大學數學》課程建設成為適合滇池學院發(fā)展的知名課程。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
大學數學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是一些以理論分析和理論推導為主的純數學知識,學數學有兩個“端點“,一個端點是實際背景,另一個端點是實際應用。因此,要結合新的教學實際,努力改革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持做到:保持基礎性、增加現代性、拓展應用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提出“基礎+提高+應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1. 基礎:是指抓好數學中基本理論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工作。按照教學大綱在課堂上講授大學數學基礎理論及應用。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多地采用啟發(fā)式、互動討論式、問題研究式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2. 提高:課下以網上查閱資料、分組討論、綜合作業(yè)等教學模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習題課教學,通過習題課來消化理解并加深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提升理論水平的效果;二是課外答疑(含網絡答疑和面對面答疑)。針對不同的個體,將答疑制度化,通過答疑輔導,來掃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三是抓好兩頭,促進中間。就不同層次進行分類指導,特別是要給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同學留出學習空間,而給學習相對薄弱的同學及時補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 應用:盡可能在每一部分的引入中,以切實可行的實際問題為背景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所學的數學理論應用于實際問題中,經管類學生增加邊際函數、價格需求彈性、利潤函數等專業(yè)課常接觸的知識等。將數學與各專業(yè)的應用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拓寬了學生視野,同時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進一步做好因材施教,通過選修課形式面向對數學感興趣和準備考研的學生開設了“大學數學”提高班,根據考研要求進行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結合“基礎+提高+應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采用了如下做法:
1. 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手段
凡問題的引入、背景分析、定理和定義的表述以及例題和習題都用多媒體教學,凡定理的證明和例題講解用黑板,課件要求簡潔直觀、圖文并茂、人機交互,這樣既節(jié)省了課時,增大了信息量,又保證了教學質量。
2. 充分利用課程網站
有關課程的背景材料、電子教案、習題庫、章節(jié)測驗題、期末試卷庫、網絡作業(yè)、網上答疑等等材料都在網上,學生可以根據網上材料進行自學,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和學生之間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拓展了教學空間和學習空間。
3. 采用師生互動式教學
一是選擇一部分比較容易的內容,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備課、講課。通過“換位”,學生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上課紀律將會更好。二是每堂課結束時,留一個思考題,在下次上課時讓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與解題思路,老師分別給予講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在講解過程中閃現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思想火花,并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這種方式能吸引絕大多數同學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上課氣氛。三是倡導啟發(fā)教學,在學生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或遇到困難時,逐步引導,調動并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開發(fā)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建設內容
1. 教材建設
為適合滇池學院的學生,根據教學計劃自編教材,供大學數學三個學期使用,不僅要滿足專業(yè)需求,還應覆蓋經管類考研數學知識點以及體現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
2.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建設
制作《大學數學》教學課件,將傳統(tǒng)的數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使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不能直觀表示的抽象概念、定理、圖形等通過多媒體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極大地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教學信息量,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網絡平臺的建設
構建大學數學基礎教學輔助資料庫,包括大學數學的課程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大綱、教學授課計劃、教學錄像、在線題庫等與課程相關內容。同時,增設考研真題、數學天地等課外內容。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2],學生通過上網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學到其他相關的數學文化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將不斷豐富網絡資源,增加互動功能,開設在線答疑系統(tǒng),給師生交流搭建良好的平臺,及時總結、反饋。
4. 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滇池學院現已使用大學數學考試平臺進行期末考試,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扎實以及提高課后學習質量,考核方式設置見表3。
五、結束語
大學數學的改革是不斷適應和滿足專業(yè)需求、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過程,不斷實踐、優(yōu)化和完善課程建設。本文針對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培養(yǎng)目標及發(fā)展方向,給出了大學數學課程設置及精品課程建設改革方案,其中,課程設置要注重與專業(yè)課程對接,服務與專業(yè)課程的改革,同時為繼續(xù)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精品課程的建設注重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完善教材和立體化資源,長久的發(fā)展和積淀,建成順應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發(fā)展方向的具有明顯特色、豐富內涵的精品課程。
參考文獻:
[1]王愛花.民辦新升本科院校數學課程優(yōu)化建設[J].文化教育,2013(3).
[2]丁華,姜海勤.高職“高等數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31(1).
[3]馬慧.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策略探析[J].高教學刊,2017(06):100-101.
[4]陳學勇.普通本科院校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高教學刊,2016(14):128-129.
[5]張春蕊,鄭寶東.通識教育范疇下的大學數學課程考試方法改革[J].高教學刊,2016(1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