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
【摘 要】高考即將逼近,老師和同學在面對數學的大一輪復習中難免有一些心浮氣躁,但師生都必須要扛住這些壓力,重視基礎的復習,在做大量練習的同時,進行總性的歸納,注意學習的效率,切實把學生的分數給提起來。
【關鍵詞】基礎 計算 錯題 總結歸納
在做數學題中,能不能把題目做出來是數學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學生不僅要能做題,更要能正確的解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個主攻方向。而老師們也應該注意怎樣在傳授數學解題思路的同時,讓學生的分數實現顯著提高。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高三數學的大一輪復習中老師們都必須要重點注意。
一、重視知識基礎,注意卷面整潔
在數學的大一輪復習中,應該把基礎知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課本為核心,展開全方位的復習,把分布在整本書的各個散亂的知識點給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老師不可在教學中過于講究深度,更應把注意點放在廣度上,確保在講解時面面俱到,沒有遺漏考點。因為大一輪需要顧及的知識點很多,時間緊,任務重,效率也就成為突出的重點。在平時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不能只顧著進度忽視了效果,讓學生的思維跟緊了老師的步伐。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一些要點需要注意:
1.要注意答題時卷面整潔
在大一輪的復習中,會有大量的練習題給學生來務實基礎。在平時做試卷的時候就要注意試卷的卷面整潔,字要能做的工整規(guī)范,讓人一眼看上去賞心悅目。其次,學生在平時書寫時難免會出一些失誤,這時就要記得提醒學生切勿在試卷上直接涂改,以免影響美觀。對于寫錯的地方,可以用一條斜線,從左上至右下直接劃去,在錯誤內容后接著直接寫剩下的內容,保證卷面的工整。在遇到需要畫圖的環(huán)節(jié),盡可能的使用尺規(guī)作圖,使所作的圖尺寸準確,不能隨手畫,從細節(jié)上提高學習效率。
2.注意積累錯題
在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之后,學生可以將做錯的題用一本單獨的本子記錄下來,并按照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分類,讓每一個人都整理出自己的錯題集,可以找到每一個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的加強,做到因材施教。這些從題海中總結出來的錯題也是后續(xù)幾輪復習的重點,在不斷反復之后再在錯題集的基礎上總結出下一本錯題集,讓錯題越來越少,把書讀進腦子里,把書本越讀越薄。在整理錯題集時,可以在錯題的旁邊寫上這道題寫錯的原因,并作出一些批注,寫出自己對這道題的心得,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在解題時達到更快更好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1.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考試考查的重點,是高考數學的一項基本能力。對于此老師們首先要注意讓學生弄清楚概念,把公式,計算法則銘記于胸,做到在計算時有條不紊。在平時練習時要有專門的計算方面的訓練,每一道題目保證計算過程準確無誤。在解題時,要注意題干中的前后條件,一些隱藏條件,有時這些條件就會決定整個題目的解題方向,要不細讀而直接動手解題,在解題時最好做到把題干所給出的條件用筆圈出來,讓每一個可能有用的線索清清楚楚的呈現在自己的眼前,而不會有所缺漏。在計算時每一步都要寫的清清楚楚,不能因為筆跡馬虎出現計算上的失誤。
2.邏輯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解題中的一種必需的能力。在高考對數學邏輯的考察中,更側重于能否正確的理解題意,能否從已知的條件聯想到解題所需的知識點,找尋到解題的方向。數學邏輯在解題中的作用主要是在運用分析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后,對題干給出的信息進行篩選與重新組合,得出真正有用的條件,再與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相聯系,找出解題所需要的公式與法則,確定解題的整個流程步驟,讓整個數學題目的解答成竹于胸。在培養(yǎng)數學邏輯能力的時候,要側重于邏輯的嚴密性與合理性,使解題的每一個步驟都要有它的理由,不能憑自己的異想天開得出任何結論。在陳述中要做的層次清晰,論述完美無缺,不能做著做著就亂了方寸,失去了解題的方向。以蘇教版為例,在學習《立體幾何初步》時,老師要教導學生發(fā)散思路,不僅要考驗學生空間立體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對于條件證明的解題步驟能力。對于此,老師們可以多加一些證明題的訓練,或者多做一些步驟較為復雜,綜合性較強的題目的專項訓練,以此來達到鍛煉學生數學邏輯的能力。
三、復習要有有針對性
高中數學內容繁多,但是范圍是固定的,所以老師要做的就是在規(guī)定內考點提高學生數學的解題能力。在平時的練習題中,有很多的知識點都是簡單的機械性的重復,他們甚至連解題的大體步驟都是一樣的。對于這些已經反復多次,學生已經全部掌握的知識點,即便再重復做再多次,對學生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提高,簡單的重復只會讓消耗學生的寶貴精力,對提高分數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因此在給學生做題時要注意剔除一些已經做爛了的老題舊題,增加一些新題,易錯題,讓學生在大量做題的同時提高題目的質量,真正的提高學生做題的效果。老師在出題時,要注意有針對性,最好對應于高考的每一個考點,都做出一個相應的專題訓練,并在每一專題中加入一些平日里學生做題時常出錯的題目,讓學生真正做到在大量做題的同時提高做題的效果,取得分數上的實質性提高。
四、總結錯題
許多的學生因為在做題后缺乏總結而陷于題海中無法自拔,對于同一知識點的變題不能很好的靈活應對,這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數學邏輯能力不強,但更重要的是沒有進行很好的歸納。這樣會導致做了大量的題目,可分數卻沒有明顯的提高。盡管這些題目都是對同一知識點的考察,學生卻不能舉一反三,只能僵硬的運用為數不多幾種常見方法解題方法。追根到底,還是因為缺乏總結和思考,對自己的錯誤態(tài)度不認真。因此,在平日的教學中,老師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在每一套試卷做完講解完后,學生都要針對試卷進行一個大概的分析,這些題目是對應的哪些考點和解題思路,必要時可以在一些典型的題目旁邊用不同顏色的筆做一些批注,讓學生自己整理出同一考點的變題的各種解題思路,解題時更加的靈活機動。
數學的第一輪復習是整個數學復習的關鍵,必須要注意復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在復習中,基礎是永遠的中心,要做出合理的計劃,讓復習從規(guī)范基礎開始,把握高中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切實的提高學生數學的基礎水平,為后續(xù)的提高性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薇.例談數學后進生高三復習課教學的“誤區(qū)”——由一次調研聽課引發(fā)的思考[J].中學數學,2015(07)
[2]周國蓬.數學后進生轉化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0(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