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年軍
小學是育人的重要階段,對于純潔的猶如一張白紙、好奇心強,極具模仿力的小學生,德育是小學教育一個永恒的主題。泰戈爾有句名言:“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隨時包圍著你卻給你充分的自由。”愛是教育的真諦,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必須真心實意地去愛學生,讓學生在師愛中感受到愛心,讓學生在關愛中感受到尊重。 德育教育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教師必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關鍵在于投入“真愛”,只有愛心打動學生,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礎。只有教師動真情,學生才能動真格;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心靈,才能做到真正了解學生的一切。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抓住學生的思想傾向,分辨出外因或內因,對癥下藥,做到方法正確,措施得當,講究實效,方能顯現(xiàn)效果。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只要教師付出真愛,就一定會有回報,奇跡就會在你身邊閃現(xiàn)。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學生接觸、交往。如何正確處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這種關系處理恰當,其它的工作都會順利完成;反之,工作中只會處處受阻,使班主任工作一直處于被動之中。
人們常說,教育學生要恩威并施。有些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雖然“施”了不少“恩”,但就是缺少“威”。他們并不是不想“威”,而是“威”不起來,也就是在學生中樹立不起自己的威信。原因何在?我想,這里的關鍵問題是:他們沒有擺正樹立威信與尊重學生的位置。
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只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學生由于缺乏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經(jīng)驗,又因為理性思維的不成熟,容易引起沖動,因此,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來思考一下問題。學生出現(xiàn)錯誤,班主任不要早下結論,武斷處理,要允許學生說明原委,允許學生思考,允許學生改錯。
對于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一位哲學人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翰無比。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寵愛自己孩子的同時,對孩子都寄予了自己所有的期望,但孩子不是同一個個體,他們的個性與所具備的能力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要求與環(huán)境影響下,使得有些孩子存在著缺乏自信、情緒易波動、執(zhí)拗、經(jīng)不起批評挫折,在乎他人評價等現(xiàn)象,不時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教師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動機、原因,容錯、糾錯,走進學生心靈,寬容學生錯誤,用關愛去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同時讓學生明白,錯誤也是一筆財富,人總是在不斷地改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走向自我完善。
正如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愛的力量是無窮”。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臺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春天播下師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更重要的是,“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實現(xiàn)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孩子們如何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