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斯萍
摘 要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尤其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對于學生可以通過語言激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不時的加入一些激勵性語言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非常明顯的,下文中將對于語言激勵法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總結(jié),并輔之以具體的實例,希望能夠?qū)θ粘PW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照依據(jù)。
關鍵詞 小學語文;激勵性語言;巧妙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2-0061-01
有效的激勵可以運用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動力保證,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激勵教育的手段,不僅可以更容易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還可以深刻感染學生,內(nèi)化學生情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多種激勵性語言形式,擴大激勵性語言教學層面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用到的激勵性語言多種多樣,通過各種激勵性語言的綜合運用可以達到更好的激勵教育效果。主要的語言激勵形式有口頭語言激勵、書面語言激勵、肢體語言激勵以及面部表情語言激勵等??陬^語言激勵是最直接的激勵形式,具有較大的運用空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較難的問題,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大家仔細思考一下,看看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思維活動,如果有學生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說“×××同學的確聰明,答到點子上了”用來鼓勵學生。在課堂競賽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運用如“剛才的兩個同學很勇敢,誰還敢挑戰(zhàn)他們、同學們真聰明,學得這么快”等語言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激情。書面激勵性語言主要運用于作業(yè)修改過程中,教師在使用“√”時可以在其后面畫上一個笑臉,表示對學生的贊許與鼓勵,作業(yè)批改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雖然作業(yè)修改中的一些符號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語言,但在教師與學生的感情中會發(fā)揮較大的作用。教師的肢體鼓勵性語言主要運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比如在學生成功圓滿回答了一個問題之后,教師會心點頭,雙手輕輕鼓掌,帶動全班學生一齊鼓掌,表示對回答正確學生的鼓勵。面部表情激勵性語言同樣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比如學生在回答課堂問題中沒有較好的表現(xiàn),或是因為能力有限而不能回答問題,教師不應采取批評的冷漠態(tài)度,盡量以微笑示意,暗示學生課下應當加緊努力。
二、合理運用活動激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設計語文活動以進行激勵教育,能夠大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語文活動,在活動中激發(fā)主體斗志,增強自信心,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張揚個性和自我。例如,在以往的語文教學經(jīng)歷中,我經(jīng)常設計一些語文趣味活動:通過開展寫字比賽,使學生踴躍地練字、寫字,不斷糾正自己在寫字過程中的壞習慣,進而提高了寫字水平,也激勵了學生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的品質(zhì);借助演講比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才,也加強了其說話的能力和技巧,敢說、爭說、能說、會說;此外,我還積極倡導學生練習朗誦,在學生中大力發(fā)揚和開展詩歌朗誦會,將整個集體融入進來,既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陶冶了情操……正是在各種活動開展的激勵下,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奮進、力爭上游的競爭精神,升華了其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特別是在這些語文活動中的突出者,在享受到勝利和嘉獎的過程中收獲了精神上的滿足,進一步激化了其積極進取的意識。
三、掌握激勵性語言運用的時機分寸,激勵方式應當靈活轉(zhuǎn)換
注意激勵方式的靈活多變。對小學生采用的激勵方式和方法,應視其性別、性格、年齡等的不同而具體化、細致化,切忌統(tǒng)一化的模式。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善于捕捉細節(jié),善于把握學生個性的差別,使用相應的激勵語言,使激勵效果事半功倍。教師應善于掌控激勵評價的時機,切入小學生興趣點、興奮點、感懷點、疑問點、變化點之后進行激勵性評價,提高激勵效果。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激勵性語言感情真摯,表達準確,評價精彩,能夠充滿藝術性則更好。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那些常用的千篇一律的激勵性評價語言往往使學生感到虛偽,因此就會聽而生厭。如果學生的表現(xiàn)不佳,可以進行善意的批評與引導。
四、采用評價激勵法
事實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都有獲得別人贊賞的愿望。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學生已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成長關鍵階段,他們更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更渴望擁有微笑和掌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會盡可能采取積極評價的方法來激勵學生,催其奮進。以下我想主要以學分制評價激勵法來作探討。所謂學分制評價激勵法,即以學分累積的形式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情況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善加利用,將大有裨益。我將學分評價分為上課情況(包括發(fā)言、表現(xiàn))、作業(yè)情況(包括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考試訓練情況三大類。上課情況評價中,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良好者可得5分,違紀一次扣10分;在作業(yè)情況評價中,每得一個“甲”或“甲+”可得1分,依次累積;在考試訓練情況評價中,成績優(yōu)異者或進步較大者分別加10-20分。按照這種方式,每個月將學分進行匯總,并通過學分量化排名評比。對于學分較高者分別進行獎勵和贊揚,對于學分較低者予以督促和鼓勵。在這種學分評價激勵之下,學生學習表現(xiàn)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愈加濃烈;而且,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和學習成績都有了長足進步和明顯改觀。
五、總結(jié)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主體個性,才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促進學生更大程度的發(fā)展。而激勵教育的實施正如一劑良藥,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認識了自己,發(fā)展了個性,成為了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曉.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語言的有效應用[J].中華少年,2017,(29):72.
[2]姜瑞華.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7,(10):56.
[3]王莉莉.芻議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