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堅梅
摘 要:為扎實推進素質(zhì)教育,實踐新課標理念,我校大力推行“和美教育”,構建以“自主性、開放性、有效性”為特質(zhì)體現(xiàn)的“和美”課堂,提出“開放、自主、合作、有效”四大要素,希望借舉“自主開放”之理念,建“小組合作”之舞臺,達“課堂有效”之目標。
關鍵詞:開放;自主;合作;有效
我校大力推行“和美教育”,以此通過“和美教育”理論研究,總結“和美”教育規(guī)律,形成“和美”教育文化。而課堂就是實施任何教改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明晰課堂的基本形態(tài),構建以“自主性、開放性、有效性”為特質(zhì)體現(xiàn)的“和美”課堂,成了我自己近年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的方向。下面,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淺談“和美”課堂的構建。
一、構建自主開放的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表示為學生知道學習什么內(nèi)容,達到什么目標,怎樣去學,達到什么效果。整個學習過程,學生樂意并積極參與。問題由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由學生去想。最后,由學生歸納得出結論,并進一步提出還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所謂‘開放,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開放因素,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自覺參與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開放的課外發(fā)展環(huán)境,使學生在充分開放的環(huán)境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達成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策略?!盵1]它的內(nèi)涵及其意義是針對傳統(tǒng)教育中“以課堂為主、教材為主、教師為主”的封閉型弊端提出的。鑒于此,我在教學中嘗試進行兩個方面的開放:
1.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
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性是由新課程中“課程標準”取代“教學大綱”決定的。對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與過程,特別是知識的前后順序、每一節(jié)課具體教學什么不作硬性規(guī)定,為教材的多樣性和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有一個關于魯迅先生的單元,當中有的是魯迅的作品,有的是別人寫的紀念魯迅的文章。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魯迅,我將教學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進行拓展性教學。課前,我讓學生查閱資料,閱讀有關魯迅的其他文章,欣賞相關的影視,了解他的生平、生活、背景、文品和人品。課后閱讀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家庭生活、愛國憂民等方面的文章10篇,進而研究魯迅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學環(huán)境的開放
“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就是指開放的教學空間、開放的課堂師生關系和開放的課堂教學氣氛。”[2]在教學空間上,生活永遠是閱讀、寫作體驗最重要的源頭,如,學了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民俗文化”單元后,讓學生在居住的小區(qū)里抄集春聯(lián),去品嘗各地的特色食品、了解各地的民俗習慣等。
二、開展合作互助的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代課堂文化建設的核心議題,是一種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補中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形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課堂實踐,我認為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應采取以下一些組織策略,才能有效地保證小組合作互助的學習從形式走向?qū)嵸|(zhì)。
1.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組互助學習的效率就必須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既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也要考慮本班任課教師的綜合意見。構建了合作小組后,要明確小組中每位成員的責任,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以便人人得到各種鍛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責任感。
2.精心設計,有效討論
小組互助的作用是希望通過合作學習,達到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讓每位學生都獲取更多的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必須在課前吃透教材,通過布置給學生的“預習清單”掌握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對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設計,提供給學生合作的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又要具有知識的價值和思維含量,并對是否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作出正確的判斷。
3.事實引導,參與調(diào)控
強調(diào)學生間的合作,并不是忽視教師的作用,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巡視并參與其中,隨時了解各組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機智,既需激活“冷場”,又要控制“過熱場面”,使全體小組成員在有序中“動”起來、“活”起來。
4.捆綁方式,全面評價
由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著差距,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捆綁方式,把小組整體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jù)。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合作的過程;不僅評價每位學生的參與度,更關注小組的整體水平;不僅關注發(fā)言學生的答案是否準確,更關注旁聽同學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不僅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更關注在合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合作精神。
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構建完善的“和美課堂”,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將教育教學質(zhì)量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張云鷹.開放式閱讀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1.
[2]張云鷹.開放式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