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梅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想提升英語教學實效,就必須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進而有效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語言工具性作用。但是就當前教學現狀而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熱情普遍不高,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被動地聽,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獲取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2-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74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教學效率高,但教學實效較差,教師只關注教學結果,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嚴重忽略。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均發(fā)生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進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互相協作與幫助下獲得知識,并形成合作精神,在學習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诖耍疚木秃献鲗W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分析。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在課堂活動中展開。在此教學模式下,教師以教學目的為依據,制定合理的學習任務,引導小組成員通過合作探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獲得知識。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不僅轉變了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摒棄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現狀,而且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并促進其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與交際能力的提升。在合作學習模式下,要求教師堅持實用性原則與循序漸進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際,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索知識,促進英語課堂向著規(guī)范化與系統化的方向展開。
(一)學生合作意識不足
就初中學生而言,他們處于青春期階段,個性突出,競爭意識較強,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很難避免小組內部不和諧現象的發(fā)生。具體而言,在教師下達了小組合作任務后,學生開始了小組討論與學習,當學生提出的意見達不到其他小組成員認可時,就容易出現逆反心理,或采取消極方式對待,或拒絕與其他成員的合作,特立獨行。這樣的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習任務的達成,而且不利于其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yǎng),同時對學生內部團結產生不利影響。
(二)學習資源分配不均
一般而言,合作學習任務的完成需要依賴于小組分工,不同的組內成員承擔的任務也不同。但是就當前現狀來看,往往是優(yōu)秀學生承擔的任務相對突出,且表現活躍,參與熱情高漲,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難以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來,甚至出現自卑心理,認為小組合作就是優(yōu)秀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的時刻,與自己無關。這樣的合作學習狀態(tài)容易導致學習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學生差距懸殊進一步加大,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分組缺乏合理性
就當前而言,在小組分組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許多教師為了方便,只是按照座位分布進行分組,也就是前后桌為一組,這樣的分組很難保證小組間水平相當,也無法保證小組內部成員的差異性,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受到直接的影響。另外,部分教師為了體現民主性,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但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學生之間討論的往往會超出任務內容,看似熱情高漲,實則僅僅是表面形式。
(一)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在合作學習中,為了保證分組的合理性,必須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以此才能提升合作學習效果。在小組成員的選擇上,應以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水平為依據,盡量將學習興趣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使其能夠更好地合作。一般而言,小組成員數量為6人一組或8人一組,小組內同時包含優(yōu)秀學生與差生,讓優(yōu)秀學生帶動差生,在相互協作中獲得共同進步。同時,教師應關注差生的學習情緒與參與情況,并鼓勵其承擔簡單的會話任務,增強其學習信心,并提升其參與積極性,提升合作學習效果。
(二)突出主體,正確引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主要角色,并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擺正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地位,發(fā)揮好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將合作學習的主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主體意識,以此提升合作學習的教學實效。同時,教師針對具體的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思路向著正確的方向展開,在任務結束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表現,做出科學評價,指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其不足提出改進建議,指明具體的改正方向,避免模棱兩可。
(三)改進合作學習程序
在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因此,合作學習成效關鍵在于教師對整個合作學習程序的設計。在合作學習中,首先教師應對整個學習任務進行正確導入,引導學生進入合作學習情境中;其次,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主意識,進入自學狀態(tài);再次,引導學生在完成自學后,進行組內討論與交流,并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尋求組內成員的幫助;最后,進行組間交流,明確大多數學生認為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進行講評,并對合作學習效果進行檢驗,檢驗方式分為教師檢驗與學生的相互檢驗。
總之,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并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以鍛煉。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維持,同時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實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
[1] 劉紀香.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思考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15).
[2] ? ?趙玉芹,曹金飛.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3(8).
[3] ? ?王志儉.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
[4] ? ?張學東.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