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琳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特點,首先是突出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其次是突出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更加重要;最后強調合作、探究.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本教育的化學課堂,教師要在課前充分地備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好奇心與問題主動學習.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是生本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對問題共同探討、共同解決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見解,通過課堂上組與組之間激烈爭論,讓思維碰撞出火花,使問題越來越清晰,知識越來越深入.通過交流與合作,學生增進了情感交流.當然,教師要及時加以適當引導.這樣,將課堂交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及時點撥拓展,使學生在自學與合作中頓悟.在化學教學中,對于每個學生的發(fā)言,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并在以后的學習中格外用心.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有被認可、價值被體現(xiàn)的需要.在肯定后,教師要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拓展.由于學生知識能力的局限,他們的回答往往停留在“是什么”的階段,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去思考“為什么”,這樣才能使問題得到清晰解決.在重難點都突破的前提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學生的差異和教學的開放,使課堂呈現(xiàn)出多變性和復雜性.根據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教師要靈活選擇,整合生成新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富有靈性,彰顯智慧.頓悟,即突然領悟,是靈感的瞬間顯現(xiàn).化學教學中的頓悟現(xiàn)象是指某個化學問題環(huán)節(jié)經過長時間的反復思考沒有領會,因某一情境的激發(fā)而豁然開朗得到解決的思維過程,是學生學習實踐活動中積累的“潛知”而突然閃現(xiàn)的思維方式.
1.合作學習,設計方案.例如,在講“探究氯水的成分”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并通過實驗證明是何種物質促使變紅的石蕊褪色.在合作討論后,學生提出多種方案:(1)將兩張紅紙分別放到干燥的氯氣和潮濕的氯氣集氣瓶中.潮濕的氯氣使紅紙顏色褪去,說明有漂白性的物質是氯水.(2)將三朵紅花分別放入干燥氯氣、氯水、鹽酸中.只有氯水中紅花的顏色褪去,說明有漂白性的物質不是氯水中氯氣和鹽酸.這樣,學生經歷了“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猜想—驗證猜想—形成結論”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整合方案,頓悟入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師生交往互動的具體進程有機整合方案.例如,在講“探究氯水的成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來水是用氯氣殺菌消毒的,如何設計實驗證明自來水確實用氯氣殺菌消毒的?設計實驗方案:方案1:觀察顏色;方案2:用紅紙;方案3:加石蕊溶液;方案4:加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現(xiàn)象:實驗1、2、3無明顯現(xiàn)象,實驗4:溶液略呈渾濁.結論:(1)自來水中Cl2,HClO,H+,Cl-濃度很小.(2)只能用靈敏試劑才能明顯檢驗,如AgNO3溶液.(3)自來水確實用氯氣消毒.聯(lián)想實際問題:在用自來水養(yǎng)金魚時,為什么要將自來水曝曬一段時間?在教學中,學生有可能主動跳出課前第一預設(分析過程)和第二預設(設計實驗)而直接進人第三預設(驗證結論),如果教師機械地將學生納入自己預設的軌道,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受到影響.這時教師可以機智地將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進行整合,主動讓學生到臺前唱“主角”,通過質疑和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補充,獲得不同的發(fā)展,使原本機械的教學預設在師生的共同創(chuàng)造中變得充滿靈性、充滿智慧、充滿活力.證明氯水的溶液有H+,學生設計了多種方法:(1)向石蕊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觀察溶液是否變紅.(2)向氯水中加入鎂條,觀察有無氣泡產生.(3)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氫鈉固體,觀察有無氣泡產生.教師要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觀察到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只有這樣,學生的探究興趣才更加濃厚,探究過程才更加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才更加精彩.
總之,頓悟的閃現(xiàn)是迸發(fā)出的智慧火花.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突出重點,抓住難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化學知識,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敏銳感和警覺感,促進化學課堂的頓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