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提高中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但是現(xiàn)階段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和創(chuàng)新,進而提高教學水平。本文對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以期為中職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探究
中職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中職語文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并不顯著,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為了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亟需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真正作用。
一、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當前,我國的職業(yè)崗位不斷發(fā)生變化,這使得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但是大部分的中職院校并沒有及時對教材內容與課程設置進行更新,教學內容比較落后,當前我國的中職語文教材的選文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學篇章,和實際的教學目標不符,內容過于單調,缺乏變通性,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這無疑降低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中職語文教材應該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選擇一些和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趣味性較強的文章,這樣,語文課堂就不會乏味,而且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2.教學模式比較落后
當前,很多中職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知識灌輸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大多只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則負責識記和模仿練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知識性、邏輯性訓練,很難理解較為抽象的知識,很難對語文語法概念、課文結構以及文體表達形式系統(tǒng)性的認知,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而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遏制了語文教學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此外,教師的綜合素質較低,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缺乏必要的專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工具,并沒有根據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教學方式,導致語文教學枯燥無味。當前,正處在知識經濟時代,如果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會降低語文教學的效果,所以,中職教師必須要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采取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從而改善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
二、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1.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逐漸得到普及,中職語文教學應該合理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完善的硬件設施,比如計算機、投影儀、廣播等新媒體設備,中職院校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些設備,有效的借助這些資源進行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并積極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充分發(fā)揮計算機、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該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貼近職業(yè)環(huán)境與社會生活的語文學習情境,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課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技能,不斷完善自身的學科知識體系。
2.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案
中職語文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就業(yè)奠定基礎,所以,在中職語文教育方案中應該適當?shù)募尤胍恍I(yè)知識,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中職語文教育內容應該依據不同的職業(yè)來安排不同的教育重點,從而充分展現(xiàn)語文的實用性。例如,對于以后從事汽車銷售行業(yè)的學生,在語文課程安排中應該適當?shù)脑O置一些汽車銷售的情景,以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銷售能力。而針對營銷口語表達和后期汽車售后服務,客戶的挖掘和開發(fā)等方面,可以將這些加入到中職語文教育內容中,為以后學生從事汽車行業(yè)積累專業(yè)知識,為學生以后更好的融入社會和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加強集體交流
語文課堂離不開集體的交流與合作??梢酝ㄟ^成立討論小組,讓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在互相的交流爭辯中,能夠找到最佳的答案,還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討論也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從而及時進行彌補。另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對課后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一個整合,由小組長代表發(fā)言,共同討論。這樣能夠更多的節(jié)約課堂時間,讓學生們能夠在實際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經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4.開放教學方式
為了使課后與課堂結合起來,使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語文教學方式更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嘗試采用以下教學方式:(1)實踐活動式教學,該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多參加實踐性活動,讓他們在具體的活動中去感受,去學習。在教學中多安排語文實踐課,如訪談、演講、朗誦、制作讀書卡、課本劇表演等;(2)合作探究式教學,學生和教師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利用教材做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或懷疑精神、求證精神,教師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而了解學生的思想,為更好的進行語文教學提供參考。此外,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小組,組內針對一個話題進行探究,包括課堂討論,課后小組主題活動等,讓學生們通過交流和溝通更好的學習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以及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職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改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語文和學生專業(yè)相結合。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多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從而為更好的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苗.人文素養(yǎng)培育下中職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分析——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融合[J].好家長,2017(55):37.
[2]王建林.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知音勵志,2017(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