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萬元
[摘 要]當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總體上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合作學習也成為學生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以培育的有效載體.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自身角色定位、小組成員劃分、成員任務分工、老師指導策略的理解偏差和執(zhí)行偏差等問題,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功效.本文針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解決思路和辦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應對策略
一、當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存在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
受學生認知能力差異、性格外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與參與討論時,個體參與活動的能力和機會會不均等. 經(jīng)過初步分析,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初中生受小學教育思維慣性的影響. 在小學教育中,為維護課堂秩序,小學普遍實行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方式,這就使得部分學生習慣于“聽講”;一部分學生面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復雜局面,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沒有掌握恰當?shù)臏贤ǚ椒ê褪侄?,不適應分組交流和討論的氛圍.
(2)指導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實質認識不到位,對合作學習形式認識表面化. 指導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內容和形式缺乏系統(tǒng)的理解和思考,內在的、有機的小組合作學習被肢解、分割成相應的形式,以單純化、套路化視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足.
2.小組人員組成和內部分工不合理、不明確
小組的分組及組員的內部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的關鍵. 隨意分組,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拓展能力、知識積累水平、個性差異,導致組與組之間實力相差懸殊,于是無法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進行客觀評價. 而小組中的分工不合理,將會使合作學習過程要么是一言堂,要么是一鍋粥,這樣反而會挫傷組員學習的積極性,使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無法體現(xiàn).
3.指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掌控存在誤區(qū)
活動時,一個班通常要分成六至七組,這就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因為一是教師無法對各小組合作學習成效進行有效評估,無法有效激勵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二是教師假如以課堂權威的心態(tài)強勢介入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導致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無所適從.
二、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和現(xiàn)象的策略
1.有序分組,合理分工,構建組間競爭和組內合作關系
從實踐看,有序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 小組劃分可以形式多樣,可以充分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各組之間總體要實力相當,組內成員要性格互補. 在遵循組間實力相當、組內成員互補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為下一步小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 小組長是小組成員中的靈魂人物,在考慮人選方面一定要慎重和全面,要把性格適當外向且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的學生小領袖選拔出來擔任小組長.
組內的合作關系依賴組內的任務分工,小組長在教師的指導下,要設計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為每一個組員提供合適的角色和任務,通過角色分工使性格互補、能力互補、方法互補,以達到最后學習成果共享的目的. 在合作學習中,為了保持成員分工和角色的持久性,教師還應運用鼓勵組內成員共同得分的評價機制,鼓勵不同角色的成員為小組共同的學習成果做貢獻.
2.績效評價與團隊激勵相結合,提升合作學習效率
有效的績效評價是促發(fā)團隊激勵的關鍵.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科學的小組評價標準,以便在科學、均衡分組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小組整體的績效評價,在組間鼓勵競爭、在組內提倡合作,通過小組評價,實現(xiàn)小組榮譽感在提升合作學習效率時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在小組評價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對小組成員進行個人評價,通過樹立榜樣,比、學、趕、幫、超,帶動團隊凝聚力和競爭力,調動每一位成員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互幫互助,有效提升合作學習效率.
3.有效指導,科學決策,有效化解組內沖突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討論流程的無序和最終的決策時無法達成一致. 而掌握常用的討論方法和決策要求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1)頭腦風暴決策法. 要求如下:
①小組成員合作學習需要明確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課前要安排小組成員進行自學和預習,讓小組成員在討論時有一定的準備.
②務必使小組成員暢所欲言,即使某些觀點不正確,也不輕易批評,以達到相互啟發(fā)的作用;在心理上,調動每一位組員的積極性;討論目標要集中,追求設想和思路數(shù)量,越多越好;要鼓勵組員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設想,這是激勵的關鍵所在;在討論和溝通過程中,小組成員一律平等,要將各種設想記錄下來;要主張獨立思考,不允許私下交談,以免干擾別人思考.
③組長主持技巧. 一是指導教師應該指導組長掌握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技法,善于激發(fā)成員思考;二是組員間可依次發(fā)言,對發(fā)言內容不辯論;三是要鼓勵小組成員多出設想,禁止打斷或批評.
④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所列出的方案和設想,指出各方案、設想的優(yōu)缺點,最終得出小組結論.
(2)列單決策法. 具體過程和要求如下:
①先由組長介紹擬決策問題的基本情況,每個組員先準備自己的看法,不相互商量和討論,避免影響參與者獨立思考.
②每個組員思考結束后,依次談自己的意見或看法,組員每次只講一個觀點,并不將意見一次性講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將意見與提出意見的人區(qū)分開,防止人為意見攀附.
③指定小組專人逐一記錄看法和思路.
④按記錄下來的意見和看法進行逐條討論,重點對每條意見的優(yōu)點、缺點進行分析,對其可行性進行評估,每個參與者都可按照自己的想法發(fā)表意見.
⑤對各項提案進行文字形式的投票表決,計算投票結果,對提案按投票次序排列,得票最多的提案可作為小組的決策,也可將前幾個提案的內容加以綜合.
(3)決策樹分析法. 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生成. 每個決策或事件(即自然狀態(tài))都可能引出兩個或多個事件,導致不同的結果,把這種決策分支畫成圖形很像一棵樹的枝干,故稱決策樹.
總之,有效的組織、全面的激勵和合理的決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因素. 有序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績效評價、團隊激勵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保障;有效指導、科學決策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 小組合作學習模擬“小班化”授課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潛在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交技能和團隊組織能力,能使學生在多元、互動的交互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進步,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張偉剛,孫文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150.
[2]徐鳳友.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5,(8):117.
[3]桑明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