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中英語教學的效率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的高效化,是一個探究性問題。文章以“如何實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高效課堂”為題,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 前言
開發(fā)有效的教學方式,推進高中英語教學向高效方向發(fā)展,才能讓英語教學改革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二、 營造互動環(huán)境,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環(huán)境,對于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有直接促進意義。在過去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全部的課堂時間給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夯實英語詞匯、句式、語法知識。學習氛圍過于死板,師生互動不足。關注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不僅要重視學生英語知識的積累,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素質教育,強調英語教育的聽說為先。營造良好的互動環(huán)境,是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積極應用英語去交流,促進學生融入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去,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教材內容出發(fā),選擇有效的方式,促進課堂中平等、和諧的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用英語使自己融入學習活動之中。
比如在講解“Cultural relic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環(huán)節(jié)與學生就文物進行討論。讓學生了解文物的定義,并能夠討論文物所具有的特點。利用相關的圖片展示,促進學生了解文物的形式以及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文物。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師生互動,深化教學主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究興趣,能夠讓接下來的課堂學習過程更加主動。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幾個問題與學生交流:What kind of old things are cultural relics? Are all the old things cultural relics? What i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To whom do cultural relics belong?在互動過程中,高中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以及所積累的英語語言去表達看法。當學生說出有意思的觀點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觀點,促進課堂中的生生互動。讓學生成為英語交際中的主體,促進課堂互動氛圍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意識,能夠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科的本質,使學生找到正確的英語學習方向。
三、 豐富教學手段,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豐富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關注多種教學資源,并利用全新的模式組織教學。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快速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將教材內容以及《考試大綱》作為主要的教學依據(jù)。將課本、黑板、粉筆、練習冊作為主要的教學用具。教學手段單一,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難以形成,功利化的英語學習觀念在高中學校內十分普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有了更新鮮的課堂教學手段,將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轉變成為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多種功能以及其他信息技術,促進現(xiàn)代化課堂的構建,有助于學生直觀地了解英語語言,更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去營造本土化的英語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語音語調的規(guī)范,閱讀方式的豐富以及學習主動性的增強,能夠讓學生具有主體觀念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像在講解“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一課時,老師要從教學目標,即“talk about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talk about the ways to express request and thanks, learn to use model verbs, write a similar story with a different ending”出發(fā),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更多的資源支持。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主題出發(fā),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豐富的資源。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多多了解西方國家的重要節(jié)日,了解每一個重要節(jié)日背后的文化內涵,有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形成。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思維對于其英語學習十分重要。利用跨文化知識去開拓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認可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才能讓學生正確使用英語。比如以圣誕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西方國家慶祝圣誕節(jié)的方式,用視頻、圖片促進學生感受到西方圣誕節(jié)慶祝氛圍,了解必要的風俗,能夠傳遞英語知識與文化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四、 激發(fā)學習主動性,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中主動學習,有利于學生個人學習成果的豐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得自主學習成為必要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當代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并用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才能使學生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
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要將教學內容有機整合,打破教材的限制,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和順序去傳播英語知識。同時,要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能夠利用課堂時間發(fā)揮個人英語學習優(yōu)勢,找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像在學習“Canada—the true north”這一課時,可以設置“Why are the cousins not flying direct to the Atlantic coast? What is the continent they are crossing?”的問題,給學生必要的自主學習方向,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
五、 小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積極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促進學生在健全的課堂中汲取英語營養(yǎng),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才能推進高中英語教學進步。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嘗試,用最新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進步,自主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丹.淺談高中英語作業(yè)管理策略[J].英語教師,2016(17).
[2]李萍.探究“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J].英語教師,2015(15).
作者簡介:
陳月華,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康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