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吉林省職業(yè)病防治院塵肺診療中心,吉林長春 130061
塵肺病是由于長時間在工作過程中吸入粉塵,粉塵長時間潴留在肺內進而引起肺部組織纖維化的一種病程較長、并發(fā)癥較多的職業(yè)病,臨床主要表現有咳痰、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1]。目前尚無治療塵肺病的特效治療藥物,只能根據臨床癥狀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來緩解患者的不適。許多患者在長期接受治療期間會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恐懼、焦慮、抑郁、失落感、孤獨感、健忘等[2]。為了減輕患者心理方面的問題,該研究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了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2016年6月-2017年4月該院收治的72例塵肺病患者中的36例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同時對這期間來該院實習的6名實習生實施病例指導模式的臨床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1 實習生資料 選取來該院實習的實習生12名,按照隨機數表法隨機被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包括男實習生3名,女實習生3名,平均年齡為22歲;觀察組包括男實習生3名,女實習生3名,平均年齡為22.5歲。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知識接受能力、社會背景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1.2 患者資料 選取在該院住院治療的72例塵肺病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被分到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煤工塵肺20例,硅肺16例;觀察組中煤塵肺19例,硅肺17例。兩組患者都為男性患者,且均無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塵肺種類和入院前的肺功能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患者可用于比較研究。
1.2.1 對照組 ①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在實習生進入科室后,由教學組長帶領全體實習生整體了解科室的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常備藥等,然后由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實習生所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及護理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②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治療和護理。
1.2.2 觀察組 (1)觀察組實習生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臨床病例指導模式教學,具體教學方法如下:實習生進入科室后,選擇典型病例,將病例教學法應用于臨床教學中。根據病例,由實習生提出相應的護理問題,并針對護理問題提出臨床護理措施,進行1次/周病例匯總討論。(2)進行1次/周病例護理總結,實習生們通過互相交流來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尋找他人的亮點,不斷完善自己的護理方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教學干預內容如下:①心理診斷:通過與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來尋找患者不良情緒的具體表現,如自卑、緊張、暴躁、焦慮、寢食難安等,并準確分析出其產生不良情緒不是由疾病本身而引起的,而是因其內心的想法和觀念產生的,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的想法和觀念來改變自身的不良情緒;②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放棄原有的不合理的想法與觀念,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并且逐漸強化這種觀念,消除不良情緒對自我的困擾,從而減少塵肺病及其并發(fā)癥對患者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反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臨床與護理;(3)患者交流會:舉辦1次/周患者交流座談會,患者間面對面進行交流心得體會,從而彼此樹立信心,激發(fā)起戰(zhàn)勝疾病的愿望。
①兩組實習生的實習成績通過出科時的筆試成績進行比較,試卷總分為100分,包括判斷、選擇、病例分析3種題型。②兩組患者在接受4周治療后,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對治療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其中HAMA的評分標準為:總分≥29分為嚴重焦慮;≥21分為明顯焦慮;≥14分為有焦慮;≥7分為可能有焦慮;<6分為無焦慮。HAMD的評分標準為 :總分≥35分為嚴重抑郁;≥20分為輕中度抑郁;<8分為沒有抑郁。
該研究的所有實驗數據結果采用 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平均分為(69.85±5.13)分,觀察組平均分為(90.62±4.9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16,P=0.001<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的實習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的實習成績比較[(±s),分]
組別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對照組(n=6)觀察組(n=6)78 94 61 82 t值 P值69.85±5.13 90.62±4.96 7.16 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2。
干預前,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3。
臨床實習是培養(yǎng)臨床護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向實習生講解臨床護理知識又要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塵肺病是由于長時間吸入粉塵,并且長時間在肺內潴留,引起的肺部組織纖維化的職業(yè)疾病[3]。心理護理干預是一種有針對性、人性化的護理方法,目的在于通過影響患者對病情的認知判斷來影響患者對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的配合程度。有關研究發(fā)現[4],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除了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外,還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同時心理護理干預還能夠明顯減輕塵肺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5]。該研究采用病例指導模式進行臨床護理教學,并對塵肺病住院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該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現實原因導致患者在分組上無法完全隨機、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護士水平存在差異、疾病特征導致樣本量比較小等,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表2 兩組教學病例護理前后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教學病例護理前后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t值 P值對照組(n=36)觀察組(n=36)t值P值25.45±3.14 25.64±3.15 0.12>0.05 10.35±3.65 7.39±3.42 3.54 0.001 18.88 23.56 0.001 0.000
表3 兩組教學病例護理前后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教學病例護理前后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t值 P值對照組(n=36)觀察組(n=36)t值P值23.42±3.24 23.38±3.31 0.052>0.05 9.35±2.93 6.39±3.16 4.12 0.000 5 19.33 29.29 0.000 5 0.000 1
綜上所述,在塵肺病住院患者的臨床護理教學中采用病例指導模式進行教學并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更多的臨床護理知識,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值得向臨床推廣應用。
[1]張洪文,李艷軍,門澤鍇,等.塵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灌洗治療體會[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8,27(1):52-54.
[2]夏曉云.煤工塵肺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2017,3(32):184-185.
[3]鄔鴻雁.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干預對改善塵肺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4):237.
[4]李開蓮,曾慶明,胡全斌.護理干預對社區(qū)塵肺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調查[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5,21(5):89.
[5]溫玉萍,柳美欣,郝翠英.心理學合理情緒療法對塵肺病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24(46):3086-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