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起
摘要:小學語文活動課,以其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生理特點的需求,打破了沉悶、傳統(tǒng)的單一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的增強,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動課;必要性
小學語文課,是基礎教育學科中的重要學科,它有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因此,通過語文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在達到會使用語言文字表達,書寫等的目的??墒牵S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意識不到這門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在語文學習的課堂上,心不在焉,知識掌握不牢固,語文能力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在下降!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太陳舊,太單一,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習慣了已有的聲調,已有的語速,絲毫沒有新鮮感,這與外界喧囂、熱鬧、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一比,顯得枯燥、乏味,怎么能吸引住這些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他們需要的新鮮的、有趣的內容,來滿足他們的視覺、聽覺、感官的需要。如果我們語文老師不考慮孩子們心理的這一方面,還一味地按老一套組織教學,勢必會誤人子弟,成了真正的“照本宣科”。
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借助開展語文活動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小學語文活動課,以其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生理特點的需求,打破了沉悶、傳統(tǒng)的單一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的增強,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從學生和老師兩方面來闡述,小學語文活動課開展的必要性:
一、學生呼喚靈活多樣的語文學習方式
1.小學語文活動課,使課堂教學內容直觀,生動
活動課,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方式,把需要傳授的教學內容,用行動表演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這樣,把教學內容變成直觀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葉圣陶老先生寫的《爬山虎的腳》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形狀,我?guī)野鄬W生到位于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區(qū)里,近距離地觀察了被爬山虎爬滿的一面墻。當時,看到那個六層樓高的墻壁被密密麻麻的綠葉子覆蓋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發(fā)出了“哇!爬山虎真厲害呀!”的驚呼聲。我讓同學們在不損壞爬山虎的葉子的同時,讓大家把葉子掀開,再仔細地看看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還鼓勵大家用手拉拉爬山虎的腳,同學們親自一拉,發(fā)現(xiàn),真如老舍先生所說的那樣,爬山虎的腳有多結實!有個孩子因為用力太大,一下跩下一截爬山虎,同時被拽下的,還有最外面的那層墻皮!我想,這樣的親身體驗,孩子們比背課文都記得清楚。
2.小學語文活動課使課堂充滿活力
因為活動課的表演參與,使得每一個孩子,哪怕是膽小,不善言談的孩子,也會在課堂上放松自己,綻放自己笑容,竭盡所能的展示自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整個語文學習的課堂就顯得充滿生機和活力。
記得我們學完五年級第一單元的課文,是關于讀書的。我組織大家開了一個辯論會《開卷有益,還是開卷無益》。目的是引導同學們要有選擇地讀書,多讀有益、健康的書。大家分成兩個組:正方和反方。各方隊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力圖說服對方贊成自己的觀點。整個教室里,掌聲不斷,氣氛十分熱烈。這與平時純粹的講課,完全是不同的兩個狀態(tài)。
3.小學語文活動課,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充滿濃厚的興趣
小學語文活動課,因為其形式比較靈活,所以得到所有孩子的青睞,他們當然會對所學的內容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注意力集中,密切關注課堂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內容,走神,逃課,這些現(xiàn)象會隨之減少或杜絕。
4.小學語文活動課,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為了活動課的開展,課前,課后會讓師生們投入很多的精力去準備,查資料,找素材,他們樂此不疲,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會得到提高和完善,并且還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在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提高方面,效果更為突出。以前的寫作都是我們根據(jù)課本上的材料要求,讓學生在教室里寫,有的孩子缺少親身體驗,為了應付任務,只得絞盡腦汁地生編營造,那時,孩子們提起寫作文,痛苦萬分,逃避、害怕是主要感受。而開展了語文活動課之后,再布置寫作的任務,孩子們看到了活動的過程,聽到了各種聲音,內心產生了獨特的體驗,再用筆記錄下來,水到渠成,易如反掌,寫作文已經不是難事,有的孩子甚至在老師沒留寫作文時,他會主動地寫,想一吐為快。寫作的內容,篇幅也相應地有了好轉。
二、教師從活動課上,減輕了工作負擔
1.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改變
活動課,使教師從單純的講解,傳授變成學生自主探究,達到學習目標。老師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只要關注學生活動的情況,加以引導就行,由主角變成場外指導,這是教學方式的一大改變。這種改變,正好迎合了課程改革要求學習方式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先進理念。
2.節(jié)省了許多繁瑣、無用的說教時間
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寓教于樂,學生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滲透知識,理解、消化知識,達到課前的教學目標,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節(jié)省了許多繁瑣、無用的說教時間。同學們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揭示其中的本質的東西,牢牢地掌握,比起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重復要好得多。目的達到了,老師的工作量減少了,這應該是最高效的課堂教學。
3.師生關系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由于語文活動課,師生都是在輕松、歡快的過程中交流、合作,品嘗成功的喜悅,逐漸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結下隊友般的情誼,師生關系會日漸融洽,親密。而這樣的師生關系,更加有利于以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從以上情況不難看出,小學語文活動課的開展,非常有必要,是有活力的教學方式,是解放師生負擔,開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局面的助推器。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小學語文活動課開展的形式與方法研究》(課題編號:JCJYB15021703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