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淼
【摘要】愉快教學是快樂教育的分支,其實質是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給予學生快樂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動力。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探討了愉快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愉快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學習本身是嚴謹的,但這并不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人的思維是否靈活,進而是人所處的學習氛圍是否輕松愉悅,并且這種氛圍與學習目標存在正相關,而這即是愉快教學的理論依據之一。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課堂過于嚴肅,很多一線教師甚至將這種氣氛視作學生是否努力學習的評價標準,導致學生長期處于壓抑、沉悶的學習環(huán)境下,靈動思維受到了抑制,導致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木偶”。針對這種狀況,并結合對愉快教育理論的認識,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探討了愉快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愉快教育模式的設計思路
愉快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營造輕松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目標,通過教學資源的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需求,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實踐中,愉快教育模式的設計需把握好兩個關鍵。一是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即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而以此為依據選擇適當的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愉快的氛圍。通常來說,大多數初中生的興趣比較廣泛,但生理變化使他們對異性產生一種朦朧的吸引力,導致他們的興趣變化較大,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因此,教師需謹慎選擇教學資源,確保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二是教學資源的選擇,結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可盡量選擇一些輕松幽默的資源用于課堂。例如,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影視資料片段作為教學資源,是營造愉快氛圍的重要途徑。此外,教師也可選擇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趣味故事,或課堂活動,如成語接龍、文學典故、詩句填空等,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讓學生借此學到更多知識。歸納起來,愉快教育模式設計的基本原則為:無論采用哪種方式營造氣氛,其目標都需與課堂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即:愉快教學僅是一種呈現知識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向學生滲透知識,而不是營造愉快氣氛。
二、愉快教育模式的運用方法
(一)影視片段的運用
很多初中生喜歡影視作品,然而,他們很少能將影視作品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換言之,他們觀看影視作品的初衷是為了單純的娛樂甚至消磨時間。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將影視作品作為教學資源,一方面用影視片段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改變他們對影視作品的認識,養(yǎng)成從影視作品中汲取知識的良好習慣。
以《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課教學為例。從課文特點來看,這篇文章帶有濃郁的悲壯主義色彩,課文設置的主旨是讓學生通過了 解當時社會背景下基層勞動者的生活,繼而形成對舊社會的客觀認識;但從這篇課文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看,文章中蘊含了濃濃的“京味”,是作者對京韻口語的提煉、升華和展現。
對此,在課堂開篇,筆者選擇了2001年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腕》最后演員李成儒的一段表演作為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給學生,臺詞從“雇法國設計師”開始,到“但求最貴”結束,時長2分鐘,視頻播放完畢后,學生笑成一片。
在歡樂的氣氛中,筆者提出了問題:視頻中的這段話有哪些特點?
帶著問題,筆者讓學生思考:視頻中僅是一段調侃式的自言自語,會有哪些特點呢?在筆者的引導下,最終學生得出答案:視頻中的語言充滿了“京味”,是典型的京韻語言。
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閱讀課文,從課文文本入手,先分析課文的語言特色,繼而再探究課文的中心思想,如此,則使學生對課文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二)古典音樂的運用
將我國古典音樂作用于當代青少年心理,會使他們產生一種寧靜祥和的感受,通過感知古典音樂的蘊意,形成古樸、沉靜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下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更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課,在課堂開篇,筆者首先讓學生閱讀全文,隨即提出問題:這首詞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在問題情境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認為,這首詞的重點在于“我欲乘風而去”,表明了作者超脫的思想境界;但也有學生認為,這首詞的核心在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說明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有著深深的感觸。針對這種狀況,筆者先以多媒體播放了古箏曲《漢宮秋月》,讓學生在古音繚繞中誦讀課文;其次播放了古箏曲《但愿人長久》的最后片段,讓學生體會樂曲與這首詞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向學生布置探究任務:感知曲境,體會詞意,說出對這首詞意境的感觸。最終,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領悟了這篇課文的意境,即:通過浪漫主義的語調,抒發(fā)作者豪放的個人感觸。
由此,基于愉快教育模式的介入,使學生掌握了這首詞的精髓,從而提高了本課學習的效果。
三、結語
嚴格來說,在快樂教育理論的框架下,愉快教學僅是其中的一環(huán)。但這一環(huán)有著無限潛力,不僅是課堂,在未來,課外也是愉快教學的觸及范圍,其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課堂教學為圓點,延伸向教學涉及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愉快教學的價值,進而,也才能發(fā)揮其效用,助力教學質量提升,以及教育理論拓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