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艷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融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051—01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教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發(fā)揮著為學生一生奠基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關系,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
一、 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1.在課堂中重視學生的體驗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相對來說,體驗性學習是一種較為重要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yōu)榧由顚ξ谋镜睦斫?,在授課方式上也有較大的變化,在總體上講是一種較為開放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最終生成一定的情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在閱讀教學中的目標。
2.教師應該轉換自身的角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一定程度上應該能夠保證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興趣的形成。同時,教師還應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景,給予學生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閱讀任務,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自身的理解,還能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構建。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影響學生閱讀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
3.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沿用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方式雖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不能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育者,在教學中應該更新自身教學觀念,善于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善于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真正走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才能因地制宜地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育,進而豐富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
1.在閱讀中能夠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對于學生來說,擁有一定的寫作技巧,但是沒有較好的寫作素材也不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當前教學中,作為教育者,應該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內容可寫,這樣的方式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當前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課文在體裁與形式上是適合學生進行閱讀的,這也是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走進文本中。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地進行閱讀,這樣才能將知識內化,將文本中的內容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積累,這樣,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能夠有效地利用素材。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內容,針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學生在今后寫作中針對人物內心刻畫時就可以仿寫這篇文章,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為其自身寫作增添較多的色彩。
2.在實際閱讀中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在學生實際閱讀過程中,作為教育者,不應以自身的身份地位等限制學生,而應積極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才能獲得一定的個人感悟。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在情感活動中加深自身的理解,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在思想上獲得啟迪,還能享受一定的讀書樂趣。
3.寫作能夠體現一定的閱讀成果。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展開激烈的交流,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多方面的交流與互動,為課堂注入較多的活力,進而在交流過程中使學生能夠達到共識,最終與作者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看到自身在閱讀中的成果,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增強語文閱讀能力、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作為教育者,應該更新自身教學觀念,在真正意義上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同時在寫作中加深對閱讀的理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而促進學生在閱讀水平以及寫作中能力的提高。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