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摘 要:幼兒階段合理的體育教育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培養(yǎng)和動手能力的開發(fā),將游戲引入幼兒體育教學之中是當今幼兒教學的一大亮點。本篇文章將對幼兒體育游戲有效教學的開展進行策略研究探討及對其重要性的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游戲;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教學以“堅持健康第一”為目的,要求體育教師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本篇文章主要為讀者講述體育學科與游戲教學相結合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相關教學策略研究。
一 幼兒體育游戲策略分析
(一)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之一,對幼兒的成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幼兒體育游戲教學中,若教師團隊整體專業(yè)知識業(yè)務水平低、道德素質敗壞的話,幼兒會在這種不良環(huán)境中接觸到許多有害思想,并影響其價值觀的建設。不僅如此,在幼兒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專業(yè)知識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的以“玩樂”為目的而進行體育游戲教學,如此就嚴重背離了教學的本質。因此,幼兒園領導機構要組織教師進行專業(yè)體育教學知識的培訓活動,組織開展教師教研評比項目,互相交流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師專業(yè)業(yè)務水平。
例如,對于培訓教師專業(yè)體育游戲知識,校方可與校外專業(yè)幼兒教師培訓機構合作,針對培養(yǎng)體育游戲教學教師的培訓方向開展對口培訓課程,提升學校教師團隊實力。
(二)引用體育游戲教學工具,激發(fā)幼兒課堂興趣
幼兒園往往會置辦種類繁多的教學設備和器材,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器材,不將其加以有效利用。幼兒對于較為單一的體育課程投入度較小,若在體育游戲中提高體育工具或游戲器材的使用度會提升幼兒在體育課上的參與度與學習質量。
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教師可將扔沙包、跳繩、踢毽子等需要一定的游戲器材的體育項目安排到體育游戲課程當中,以器材這一物質載體充實課程,吸引幼兒更加投入到課堂當中。例如,踢毽子的體育游戲,教師可以打破舊的白色毽子種類,挑選五顏六色的毽子作為教學道具,幼兒面對顏色繽紛的毽子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不用教師費力去號召學生就可讓學生自己去進行踢毽子的游戲。由此可知,游戲器材進入課堂,一舉兩得,在提高學生課堂表現(xiàn)力的同時,也有利于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
(三)科學安排體育課程內容,保證幼兒體育游戲安全性
學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問題一直是熱會探討的熱點,所以,在幼兒體育游戲教學課程安排上教師團隊更要加大活動內容制定的安全性,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
一方面,針對室內體育游戲安全度的檢測,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游戲之前,首先要做好場地地面防滑檢測,選取防滑度高的場地進行體育游戲;其次,要避免室內活動場地出現(xiàn)有堅硬棱角的物體,如果無法避免就要將物體的棱角進行包裹,防止幼兒在游戲中磕傷。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的幼兒體育游戲活動場所居于室外,那么,對于戶外區(qū)域的體育游戲,教師要在對于幼兒來說相對危險的區(qū)域,樹立鮮明的告示牌及標語,并在場地為學生解讀此注意事項的意義,一面學生在游戲中收到人身傷害。
(四)以幼兒為主體進行教學,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潛力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幼兒作為受教學主體的重要地位。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一節(jié)課上完貌似教師將知識都教給了學生,但是學生也沒有真正的吸收,這樣的課就失去了教學意義。因此,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例如,在跳繩游戲的課程中,教師將基本的簡單跳法教給學生,進而再給學生設定一個探索問題,如“怎樣將跳繩玩出新花樣”,鼓勵學生互相合作探索出跳繩的新玩法,學生可根據(jù)思考與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發(fā)明出屬于自己的花樣跳繩。
二 幼兒體育游戲教學意義
體育游戲教學不僅會為幼兒未來成長奠定知識和運動基礎,而且也是對幼兒頭腦發(fā)育、四肢協(xié)調能力的一種鍛煉。首先,游戲自身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將其與幼兒體育相結合,在吸引幼兒投入體育課堂的同時,也會有效地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發(fā)育和肢體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其次,幼兒體育游戲具有集體性和自主性的特點,在游戲進行中,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也會大大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 結語
總之,幼兒體育游戲教學在教學課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體育游戲教學是保證幼兒健康以及綜合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要認真鉆研幼兒體育教學策略研究,不斷開創(chuàng)新型高效的教學方案,致力于讓幼兒茁壯成長,開發(fā)幼兒腦力與體力,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雪梅.以趣激趣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以大班體育游戲活動“走跑交替”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7(06):37-40.
[2]侯霜娟.幼兒體育游戲的選擇與組織[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202.
[3]蔣翠娥.幼兒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244-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