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女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有較大比例,在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激烈競爭和繁重的教學壓力下,女教師需要承受來自于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本文通過分析女教師工作與家庭的沖突,進而從教師個人、教師家庭以及學校和社會等方面出發(fā),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旨在為中學女教師正確看待工作家庭矛盾、調(diào)整心態(tài)、尋求外界幫助與支持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女教師 沖突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70-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教師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性教師的身影,女性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中已經(jīng)頂起了大半邊天。她們也是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中堅力量,在現(xiàn)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過程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1]。在職業(yè)的選擇上,女性選擇教師是很常見的事情,人們也常常認為女性是非常適合做教師的,工作穩(wěn)定,有寒暑假,又能有時間照顧家庭,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yè)。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現(xiàn)實面前,女教師往往承受著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繁忙的教學工作以及復雜的家庭關(guān)系和忙碌的家務,讓很多女教師不能兼顧彼此。學者將來自于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在某些方面出現(xiàn)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稱之為“工作--家庭沖突”現(xiàn)象。這是一種角色間沖突的特殊形式,是一種來自于工作和家庭生活領域的角色互不相容的沖突。
一、工作與家庭的沖突
1.為工作而犧牲家庭
由于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矛盾難以協(xié)調(diào),女教師往往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從而出現(xiàn)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不適應的癥狀,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健康水平下滑、工作倦怠,甚至產(chǎn)生離職的念頭等等。在中學教育階段,為工作而犧牲家庭的女性教師比比皆是。家庭關(guān)系主要有夫妻關(guān)系,婆媳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等,處于自我上升階段的中學女教師,面對繁重的教學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繁重的家務、丈夫?qū)ψ约旱钠谠S以及孩子需要人關(guān)照的無奈。在很多女教師的眼里,最覺得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多女教師由于忙于工作而沒有時間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功課,和孩子溝通交流等,如果自己的另一半也忙于工作,就只能委屈自己的孩子放學后自己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做作業(yè),久而久之親子關(guān)系就無法融合了。不僅如此,由于和丈夫缺乏溝通和交流,夫妻關(guān)系也得不到維護,生活質(zhì)量直線下滑。
2.為家庭而犧牲工作
在面臨教師評職稱、升職的關(guān)鍵時期,女教師們卻又被一團糟的家庭問題而困住。有些已經(jīng)成家的女教師在這個時候卻懷孕了,為了生孩子而不得不放棄了這絕佳的好機會,造成了一些遺憾,成為了自己的一塊心病,以至于在教學工作中帶著情緒,未能正視自己的得失,產(chǎn)生了一些消極的情緒。這樣的事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在中學女教師尤其是初中女教師身上,不論是新手教師還是熟手教師,都會有諸如此類的困惑。另外,“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社會背景下,使得女教師承受著比男教師更為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負擔[2]。女教師常常奔波于家庭、學校之間,繁忙的家務圍繞著她們,使她們有苦難言。
二、應對的策略
1.教師個人心態(tài)的調(diào)整。
首先,女教師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在工作中,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教書育人的教師,應該盡到自己做教師的職責。但另一方面,也不需要過度攀比、患得患失,很多女教師因為一心撲在工作上而忽視了家庭,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這也是得不償失的。面對因女性某些特殊時期而耽誤的升職機遇,不要過分苛求自己,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應該勤勤懇懇,實現(xiàn)自我成長。在家庭生活中,女教師是妻子、母親,這時應該放下工作中的包袱,多與家人溝通交流,尋求伴侶的理解和支持,讓自己的家人成為自己堅實的后盾。
2.家庭其他成員的分擔與支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女人是家務、孩子教育的主力。在家里,孩子要求母親生活上是保姆,學習上是老師;丈夫要求妻子生活上是幫手,事業(yè)上是助手。如此種種對女教師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事實上,如果丈夫能夠理解妻子所承受的壓力,就能從行動上幫助妻子分擔一些壓力,在家務、孩子教育等問題上也能幫助妻子分憂。同時,在新時代生活背景下,女性作為家務主力的現(xiàn)狀應該得到改善,新時代下的女性和男性一樣,也是職場中的一員,那么男性也應改變傳統(tǒng)角色模式,走進家庭,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和妻子共同承擔家務,也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另外,還要利用閑暇時間多和妻子溝通交流,也能從中體會妻子承擔多重角色的不易。家庭成員的支持和幫助,能夠有效緩解教師的工作——家庭沖突,那些獲得伴侶、家庭成員較多支持的人,比較少獲得支持的人更為健康。
3.對子女的正確引導
親子關(guān)系是家庭關(guān)系中最為穩(wěn)固的關(guān)系,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是每個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教師的母親,擁有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也帶有自我特色。很多女教師把自己的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在教學上盡心盡力,然而面對自己真正的孩子,卻失去了應有的耐心,在教育中表現(xiàn)出急躁的態(tài)度,子女未能認識到母親的良苦用心,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最為重要的是實現(xiàn)教師與家長角色的轉(zhuǎn)換。教師在家里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是學生,應避免總以教育的眼光看孩子,過分說教。教師要回到生活中去,擺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一位母親的角色面對孩子,實現(xiàn)對子女的正確引導[3]。
4.學校和社會的支持
研究表明,社會支持一方面能對應激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即對應激起緩沖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教師的工作少不了學校和社會的支持,良好的學校文化、社會各方與教師的密切交流等都有利于教師的心理健康。作為學校,可以實行一些有利于女教師身心健康和工作的措施,比如多組織一些適合女教師的體育運動,增強女教師身體健康和提高工作激情;開展教師職業(yè)規(guī)劃和心理健康講座,關(guān)心和促進女教師專業(yè)成長。同時,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女教師創(chuàng)造平等的教學和科研管理環(huán)境。通過為女教師提供與男教師平等的職務晉升機會和參與學校方針政策決策的機會,調(diào)動女教師工作積極性,使女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胡華. 基于中學女教師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思考[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7):197-198+5.
[2]劉艷.大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 教育探索,2005,(02):99-101
[3]葉瀾.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陳琳軒(1993-),女,漢族,湖北黃岡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研究方向:教師教育政策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