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元
對于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吡格列酮和胰高血糖素肽1(GLP-1)受體激動劑艾塞那肽組合可能是胰島素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療選擇。相關研究在線發(fā)表于1月17日的《糖尿病護理》雜志上。
研究結果曾在去年美國新奧爾良ADA年會上公布。艾塞那肽可改善β細胞功能,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吡格列酮可改善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敏感性。兩藥聯(lián)合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缺陷。
聯(lián)合治療可帶來更人血糖獲益
盡管接受最大或近最大劑量的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治療,但基線時所有參與者HbAlc水平在7.5%以上(平均10%)。
研究人員將23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配至每周2mg緩釋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每天15mg口服吡格列酮或早餐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每餐前給予4-6單位門冬胰島素治療組。
6個月后,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HbAlc平均水平(降至6.7%)和胰島素治療組(降至7.4%) HbAlc平均水平差異顯著( P 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相較于胰島素治療組達到ADA指南HbAlc<7.0%治療目標的參與者比例更高(83% vs 53%,P=0.003),且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達到HbAlc<6.5%的參與者比例也更高(50%vs 13%,P 體重加及低血糖事件減少但水腫增多 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參與者平均體重增加量約為胰島素治療組平均體重增加量的一半( 2.1 vs 4.2 kg,P 低血糖為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胰島素治療組和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91%和66%??傮w而言,胰島素治療組低血糖風險約為聯(lián)合治療組的3倍(6.6 vs.2.3例/人一年,P 胰島素治療組和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外周水腫發(fā)生率分別為3.4%和9.3%。盡管癥狀較輕且通過遠端利尿作用可以控制,但聯(lián)合治療組仍有2例參與者為此停止治療。 共出現(xiàn)5例心血管事件,均發(fā)生于胰島素治療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