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虎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醫(yī)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超聲心動圖使用方便、無創(chuàng)、重復性好,可以實時觀察新生兒身體發(fā)育情況。而且隨著超聲心動圖技術的發(fā)展,使得超聲心動圖在聲束穿透性,分辨率等技術參數上得到迅速的改進。有研究指出通過超聲心動圖可以篩查新生兒心臟及血管發(fā)育情況,清晰地顯示心腔、大血管、瓣膜形態(tài),如目前臨床上已經將超聲心動圖用于評價先天性心臟病、心源性與肺源性發(fā)紺和肺動高壓等疾病的診斷上[1]。因此本文擬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早產新生兒與足月新生兒,分析兩組心臟結構及心功能變化差異。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早產新生兒與足月新生兒,早產新生兒體質量(2.63±0.54)g、心率(147.2±35.8)次/分,男23例,女22例;足月新生兒體質量(4.36±0.69)g、心率(138.5±27.5)次/分,男25,女20例。入選標準:單胎,超聲心動圖檢查資料完整;排除: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圍生期窒息、胎兒畸形者:雙胎者。
1.2 方法。儀器:采取飛利浦Philips iE33型超聲儀器,頻率1~8 MHz。檢查方法:參照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兒科心臟測量指南的方法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分析兩組新生兒心臟結構指標;兩組新生兒二、三尖瓣運動位移指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心臟結構指標:早產兒與足月兒右室舒張末期內徑、右室前壁厚度、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房收縮期末期內徑、左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存在明顯差異,兩組新生兒心臟結構指標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二、三尖瓣運動位移指數:兩組新生兒二尖瓣運動位移指數、三尖瓣運動位移指數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二、三尖瓣運動位移指數(x-±s)
超聲心動圖無創(chuàng)、無輻射、可床旁操作,聲束穿透性較好,可以交換評估新生兒心臟結構功能。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使得超聲心動圖具有眾多觀察模式,如2D、M型、PW、CDFI等。還有研究支持目前隨著產前超聲篩查的廣泛普及,加上新生兒胸壁薄,透聲好。有關胎兒心臟大小、主、肺動脈內徑等指標的研究大量涌現,如有學者通過超聲研究不同孕周胎兒房室腔與大血管徑線的參數。還有學者研究不同孕周胎兒的二、三尖瓣口、肺動脈速度[2]。有研究通過對產前孕婦進行超聲心動圖篩查,結果超聲心動圖發(fā)現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準確率高[3]。還有學者[4]指出通過檢測新生兒心功能各項指標,可以指導臨床用藥治療。此外還有研究指出超聲心動圖對評估動脈導管,評估分流量上具有優(yōu)勢。
近幾年隨著早產兒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有關超聲評估早產兒心功能的文獻報道逐步增加,我國學者將不同胎齡新生兒進行分組,結果發(fā)現隨著早產兒胎齡及出生后存活時間的延長,心排血量、LVEF、主動脈等心功能指標逐漸改善,但是早產兒心功能差于足月兒兒。目前有關早產新生兒心腔、心室壁厚度及大血管指標的研究較少,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分析了早產兒與足月上述指標的差異[5]。
本文通過研究發(fā)現早產兒與足月兒右室舒張末期內徑、右室前壁厚度、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房收縮期末期內徑、左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二尖瓣運動位移指數、三尖瓣運動位移指數存在明顯差異。還有學者進一步根據胎齡將早產兒進行分組,結果提示提示隨著早產兒胎齡的增長,左心室功能逐漸改善。二尖瓣收縮期運動位移是LVEF的代表,是評估左心室簡單的方法,與孕周呈線性正相關.相關性系數達到0.815。三尖瓣收縮期運動位移有助于判斷心臟結構異?;蛘吖δ墚惓?,像前后負荷,生長遲緩,雙胎輸血綜合征。還有學者指出二尖瓣收縮期運動位移、三尖瓣收縮期運動位移與胎齡和體質量有較好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759、0.802。
在采取超聲心動圖測定不同胎齡早產新生兒心臟結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不同地區(qū)、種族的新生兒心臟各腔室結構正常值存在一定差異。②保證新生兒安靜狀態(tài)。但超聲心動圖也有局限性,如:①檢查時間長,早產兒耐受程度差。②新生兒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體溫不穩(wěn)定,影響血流動力學。這就需要超聲醫(yī)師具有扎實的心血管解剖學知識,嫻熟的檢查技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
超聲心動圖測定能夠及時掌握新生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變化,可以為臨床決策做出正確指導:①早產兒被診斷為疑似心功能損害或心病畸形時,心臟結構或血流動力學指標可作為參照,有助于判斷。②對監(jiān)護高危患兒、評定心血管手術指征及手術療效有重要作用。③有助于診斷早期先天性心臟病。
因此本文認為通過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和記錄早產新生兒心臟結構及心功能變化的相關指標,可以對新生兒心血管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早產兒的救治成功率。
表1 早產新生兒心臟結構指標(x-±s)
[1] 馮俊,常鳳玲.床旁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NICU患兒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4):105-106.
[2] 郝曉曄,唐纓.脈沖多普勒 Tei 指數評價早期新生兒右心室功能的價值[J].山東醫(yī)藥,2013,53(46):55-56.
[3] 吳本清,唐其柱,閆玉琴,等.不同胎齡和日齡早產兒心功能變化[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1,14(2):111-115.
[4] 劉鴻,周潔,顧海濤.早產新生兒心臟幾何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的超聲影像學評估[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5,30(11):1081-1085.
[5] 谷孝艷,何怡華,張燁,等.胎兒超聲心動圖血流動力學參數與孕齡的關系[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5,31(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