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開
【摘 要】電視劇《人民的民義》塑造了一群鮮活的人物形象,如侯亮平、祁同偉、陳巖石、季昌明、沙瑞金、高育良、高小琴、李達康、易學習、蔡成功、孫連城、劉新建、趙瑞龍等等,尤其是陳巖石、李達康、高育良、祁同偉,有血有肉,意涵豐富。陳巖石是“不忘初心”的代表,李達康是改革干將的代表,高育良是舊文人官員的代表,祁同偉是畸形官員的代表。
【關(guān)鍵詞】電視??;《人民的名義》;人物形象;意義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7-0022-03
影視作品通過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形象塑造成功了,思想也就表達透徹了。好的影視作品人物形象總是豐滿的,復雜的。《人民的名義》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沒有簡單地臉譜化,侯亮平、祁同偉、陳巖石、季昌明、沙瑞金、高育良、高小琴、李達康、易學習、蔡成功、孫連城、劉新建、趙瑞龍等等正反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陳巖石、李達康、高育良、祁同偉,塑造得十分成功,符合各自性格發(fā)展變化的內(nèi)在邏輯,令人信服。
一、陳巖石——“不忘初心”的代表
陳巖石,不是劇中主角,卻意義非凡,是純純正正的正面角色。這一形象塑造,既是對以往老共產(chǎn)黨人崇高形象的追憶,也是對現(xiàn)實中諸多變節(jié)分子的有力反襯,迂回抨擊。
陳巖石,十五歲參加革命,為擠進炸毀日偽最后一道堅固堡壘的共產(chǎn)黨員特別行動小組,他虛報兩歲。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小組12名成員只有4個傷痕累累的幸存者。用他的話說,那時共產(chǎn)黨員爭搶的特權(quán)是什么?是背起炸藥包沖鋒在前!他一路走來,官至漢東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因為當年虛報兩歲被省委書記趙立春拿捏住,提前退休失去了晉升副部級機會。對此,他不爭不辯,甚至根本不掛在心上。像他這樣經(jīng)歷過革命斗爭洗禮與生死考驗的人,深深懂得來路的坎坷與艱辛,無比珍惜來之不易的革命果實,能夠把個人私欲降低到最低限度。
然而當初陳巖石虛報兩歲,是為國家民族新生而決死,后來卻因這個虛報入彀于官場潛規(guī)則困局。虛報歲數(shù)掙得了為革命獻身的機會,卻因虛報歲數(shù)失去了個人職務待遇晉升的機會,這對現(xiàn)實生活是一個多么絕妙的諷刺!
退休后,陳巖石安居養(yǎng)老院,是一個樂呵呵的老頭。他也養(yǎng)花養(yǎng)草,也幫老伴燒水做飯,但主要工作是幫助大風廠工人維權(quán),要為他們謀一條生路。他是大風廠工人的主心骨和依靠,只要有事他必在場。當大風廠的工人護廠隊和山水集團的拆遷隊武裝對峙、劍拔弩張,隨時可能發(fā)生流血事件時,陳巖石氣喘吁吁地出現(xiàn)了。他一面勸解工人克制,阻止工人意氣用事,一面沖到第一線,搬把小椅子坐在推土機前擋住強拆。他的資歷、年齡、威望和行事目的性明明白白擺在那里,沒人敢真的跟他動粗,于是危機緩解了。他的作為于公避免了一場群體性事件,于“私”保護了大風廠工人的利益。
陳巖石為什么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在工人面前幾近一言九鼎,在官員面前也沒人敢小覷?歸根到底是因為陳巖石在為人民服務。工人聽他的,因為他密切聯(lián)系群眾,熟悉工人語言,有做群眾工作的經(jīng)驗,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官員不敢小覷,因為他有正氣無私利。陳巖石這一藝術(shù)形象,就是“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這句話的活的詮釋。
二、李達康——改革干將的代表
李達康,京州市市委書記,能干事、肯干事、敢擔責、不腐敗,快人快語。他有三個特點:一是忙。為了工作,他像一個陀螺不停地轉(zhuǎn),三天兩頭不著家,走路都風風火火,以至于因為長期缺乏交流,妻子只好到他政界下海的朋友王大路處尋找慰藉。他離婚都是匆忙的,離婚協(xié)議簽字都是從工作間隙中擠出的時間,以至于匆忙中就答應送前妻去機場,對前妻借助他身份逃離國境的用意毫無察覺。二是GDP至上。李達康第一次出面,是高育良書記召集他聽取檢察院季檢察長和反貪局陳海局長關(guān)于副市長丁義珍腐敗問題的匯報。李達康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表情一直晦暗不明,在情緒上對檢察院突然端出丁義珍的問題還很反感,他沒有表現(xiàn)出對丁義珍腐敗的義憤,而是擔心抓捕丁義珍有可能導致光明峰項目流產(chǎn)。李達康的另一出重頭戲就是指揮大風廠的拆遷?,F(xiàn)場不僅有各級官員,還有大批手持盾牌等器械的警察,其強勢作風可謂壯觀。他的決策,已經(jīng)釀成了燒傷38人的慘劇,居然接受祁同偉的建議還要趁亂強拆,真可謂為了GDP不顧一切!三是專權(quán)。丁義珍外逃后,李達康把光明區(qū)的領(lǐng)導權(quán)交給了不作為的孫連城,沒有組織考察,就是他一句話。市光明區(qū)公安分局局長程度,私動警力抓了鄭西坡,原因是因為程度的表弟常成虎被關(guān)押在市公安局,他要找一個大風廠的護廠骨干來審問,借此逼市公安局放出常成虎。李達康見到鄭西坡后,馬上對市公安局長趙東來下指示:“趙東來,你們公安隊伍要好好地查一查了,像程度這樣的人還有沒有,有一個給我查一個,把這些害群之馬全給我從公安隊伍中清出去。”也是他一句話。
李達康辦事雷厲風行,說一不二,有執(zhí)行力、有效率,處理程度濫權(quán)問題和孫連城懶政問題敢作敢為,幾近快意恩仇,極富魅力。然而因為他乾綱獨斷,政出一己,重用孫連城癱瘓了一個區(qū)的工作,強拆大風廠差點釀成流血事件。發(fā)展經(jīng)濟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但他GDP至上,手段重于目的,甚至手段變成了目的本身。對照黨章,李達康是一個合格的黨員嗎?李達康這一形象的意義就在于告誡改革干將,要“不忘初心”,要加強“兩學一做”。
劇中李達康是主政一方的主角,但不是純粹的正角。觀照現(xiàn)實生活,如果主角不是正角,后果是什么呢,發(fā)人深思。
三、高育良——舊文人政客的代表
高育良一出場就很“教授范”,大背頭,衣著筆挺,戴著精致的眼鏡,皮笑肉不笑,顯得知性、冷峻。他是原漢東大學政法系主任,后來的漢東省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按年齡推算,他應該是上個世紀七零年前后大學畢業(yè),八十年代干部要“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背景下從政的。劇本賦予了他一個舊文化或者叫傳統(tǒng)文化的來源,就是對歷史的研究,尤其喜歡明史《萬歷十五年》。他像傳統(tǒng)文人一樣“學得百般藝售與帝王家”,知識是他交換利益的籌碼,在國家向法治社會轉(zhuǎn)型期沒有在自己的專業(yè)上有所建樹,而是走入了仕途。他深通國情,不像現(xiàn)在的公知大V,開口普世價值,閉口民主自由,而是謹言慎行,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利用師生關(guān)系、裙帶關(guān)系大搞團團伙伙。他有古代文人的清高不愛錢,他要的比錢這個阿堵物大得多。他結(jié)交上層,獲得了梁璐父親、當時的省政法委書記的提攜。他依附原省委書記趙立春謀求上位打擊“政敵”,拿建設用地和趙立春之子趙瑞龍做交易。他聽取檢察院季檢察長和反貪局陳海局長關(guān)于副市長丁義珍腐敗問題的匯報,不肯擔責,以向還在上任路上的新省委書記沙瑞金匯報搪塞,猶猶豫豫模棱兩可,錯失了抓捕丁義珍時機。他貪戀高小鳳的青春和美色,卻自欺欺人地說是因為高小鳳能夠和他談明史,還能把高知妻子吳教授忽悠得離婚了也不離不棄,過著類似于一妻一妾的“家庭生活”。當反腐敗反到他的頭上,他立即扯下師生之間溫情脈脈的面紗,動用關(guān)系網(wǎng)中的一切力量陷害原來的學生現(xiàn)在的反貪局長侯亮平,并同意祈同偉置侯亮平于死地。當一切敗露后,面對抓捕,他還道貌岸然地要給侯亮平上一課,故作尊嚴,留下老師的面子,滑稽可笑。
高育良熟讀明史,而《萬歷十五年》末尾揭示主旨的原文是:“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shù)之不及?!备哂紱]有讀懂主旨,卻精通了權(quán)術(shù),復活了古代文人政客的做派。高育良的形象意義直指傳統(tǒng)文化糟粕,深層次地揭示了腐敗的文化根源。
四、祁同偉——畸形官員的代表
祁同偉,漢東省公安廳廳長。有人說祁同偉是中國版的“于連”,的確有幾分相類。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主人公于連·索黑爾,出身小業(yè)主家庭,但不安于社會底層,一門心思要出人頭地,為了爬上去無所不用其極。祁同偉也是這樣,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村里,家境貧寒,出人頭地的愿望甚至比于連還要強烈。于連爬上去的“關(guān)鍵一躍”,是他把拉莫爾侯爵的女兒瑪特爾小姐追到了手,于是他不僅獲得了侯爵贈予的一份田產(chǎn),還得到了一張驃騎兵中尉的委任狀,躋身貴族行列。而祁同偉則是把省政法委書記梁群峰的女兒梁璐追到了手(盡管梁璐比他大了10歲,而且他也根本不愛梁璐),由此獲得了公安廳長的高位。祁同偉和于連不同的地方是,于連瘋狂鉆營的動力源于他小時就開始的對拿破侖的瘋狂崇拜,但他又是法國大革命精神的產(chǎn)兒,對大革命之后卷土重來的封建權(quán)貴充滿鄙視與不屑;祁同偉瘋狂鉆營源于遭受權(quán)力碾壓初戀失敗理想崩潰,他要勝天半子,享受權(quán)貴的隨心所欲和無所不能,所以壞事做盡不僅沒有半點負罪感,甚至連一絲違和感也不存在。
祁同偉一生的歷程是這樣的:大約在上個世紀六零年前后出生于農(nóng)村,高考制度改革后考上大學,是當時被社會美譽為“天之驕子”的一代,不只是家庭的希望,也是一村人的希望。他品學兼優(yōu),是漢東省政法大學學生會主席,學校風云人物,還有了送他人生第一雙球鞋,不嫌棄他窮的官二代女朋友陳陽,美好的未來似乎正在向他招手。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他遇上了大學女教師、官二代身份的梁璐死纏爛打式的求愛。梁璐被渣男欺騙感情后拋棄,為了證明自己的魅力追小自己十歲的祁同偉三年,但祁同偉深愛陳陽不為所動。梁璐惱羞成怒,讓自己的父親——原漢東省政法委書記把陳陽分配到北京,把祁同偉分配到漢東省一個最偏遠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任助理員,棒打鴛鴦。祁同偉沒有氣餒,為了去北京和陳陽相聚,他想做出成績換取領(lǐng)導的青睞,于是主動申請到緝毒隊,深入虎穴身中三槍,立下大功,成為緝毒英雄。但英雄的光環(huán)沒有給他帶來好運,梁璐仍然讓父親以惜才為名壓住他,不讓他走。祁同偉終于絕望了,他斗不過梁璐和她身后的力量。他回到學校,答應梁璐的要求,丟掉尊嚴,在操場下跪求梁璐嫁給自己。通過依附權(quán)貴,他一路順風順水坐到了省公安廳長的高位,但漢東大學操場的那一跪,跪死了信念,也跪滅了天良,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淵:伙同丁義珍、趙瑞龍、國企老總趙立春家臣劉新建侵吞建設用地,騙取大風廠工人股權(quán),建立山水山莊貪腐大本營;泄露高層機密通風報信,讓丁義珍成功逃離國境;指使人制造車禍,暗算陳海;安排鴻門宴,預謀狙殺侯亮平……最后一切敗露,走投無路,舉槍自殺。
祁同偉之形象的意義是多元的,復雜的。一、揭示了干部考察中存在的問題。祁同偉一路遷升靠的是依附權(quán)貴、巴結(jié)權(quán)貴,用李達康的話說就是靠吹吹拍拍,而不是德才兼?zhèn)涞乃刭|(zhì)。二、揭示了官場中權(quán)力濫用的問題。祁同偉畸形變態(tài),有其自身內(nèi)在的原因,比如自私、狹隘、沒有信仰等,但如果沒有權(quán)力碾壓這個外因的促使,祁同偉順順利利和陳陽在一起,社會風清氣正,后面的事情也許就不會發(fā)生。三、揭示了階層固化帶來的問題。近幾十年來,干部的子女享有更多的政治資源,知識分子的子女享有更多的教育資源,表現(xiàn)在《人民的名義》中就是裙帶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秘書幫,底層上升的道路被堵塞。祁同偉如果不依附權(quán)貴,也許就會像同樣是大學畢業(yè)的老所長一樣,在那個偏遠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呆上一輩子。四、揭示了勵志故事里只有勵志是遠遠不夠的。從另一個角度看,祁同偉的故事很像一個勵志故事。這讓我想起電影《功夫熊貓》里面有一段臺詞:“人往往是在逃避自己的命運的路上才撞見自己的歸宿?!逼钔瑐ハ霐[脫當農(nóng)民的命運,躋身于中上層社會,于是發(fā)奮讀書,結(jié)果考上了大學,成功似乎在向他招手,可幸運女神撒開了手,他又回到了鄉(xiāng)鎮(zhèn)。他再次奮起一搏,不擇手段,但最終還是不能“勝天半子”,一命歸西,這可謂“在逃避自己的命運的路上才撞見自己的歸宿”。也正因為這一點,祁同偉博得了許多觀眾的同情。不要以為只要勵志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一切,還是多點公心,和所有人一起去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吧,在那里才有個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