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程 閆增印
摘 要:通過對“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翻轉課堂實施過程的記錄與總結,發(fā)現(xiàn)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翻轉課堂能夠將以往單純的理論講解式課堂向案例分析與討論式課堂轉變。對翻轉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課前微視頻的觀看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2)課中的討論與實踐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思考與探索能力;(3)課后通過在線題庫與精品課程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翻轉課堂教學試點存在在線學習平臺層次不高、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存在一定的沖突的問題。建議提高翻轉課堂在線學習平臺的層次并適當調整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的時間比例。
關鍵詞:體育基本理論 體育管理 翻轉課堂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095-02
為了響應《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的號召,對“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翻轉課堂實施內容主要涵蓋課前教學微視頻的錄制與上傳、課中教學討論與課堂實踐以及課后網(wǎng)上作業(yè)布置與資源延伸。本文通過對課程實施過程的記錄與總結,詳細分析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并針對翻轉課堂教學試點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比較
“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從形式上稍顯單一,課堂上教師主要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本課程中包含大量理論性較強的概念,只靠講授法與閱讀法難以讓學生準確理解抽象概念,且學生靠機械性的記憶對相關知識死記硬背,記憶效果不好,容易遺忘,對整個課程的學習效果欠佳。另外,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掌握的知識技能主要來源于課程和教材中明確陳述的,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所鍛煉的技能也有限。
在“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前能夠進行針對性更強的預習,節(jié)省了教師對基本概念性講解的時間,學生對概念性名詞進行課前預習,課中更易理解教師講述內容,在課堂上能夠掌握并消化大部分教學內容,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前期學生翻轉課堂的預習基礎,教師在課堂中對于概念、名詞的講述時間減少,能夠引入更多的教學案例,將以往單純的理論講解式課堂向案例分析與討論式課堂轉變。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分析
2.1 翻轉課堂課前教學效果分析
“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翻轉課堂開課人數(shù)60人,針對“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的學習內容,錄制教學微視頻11個,錄制好的教學微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班級群,學生主要以寢室為單位進行下載學習,經寢室走訪調查,單個寢室每次視頻觀看視頻人數(shù)為2~4人,極少部分同學選擇獨自觀看,如此學生能夠在觀看學習的同時就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進行討論。從教學微視頻下載情況可以看出,學生以寢室為單位下載教學微視頻均次數(shù)為27次,說明學生對于課前通過教學微視頻預習相關概念的翻轉課堂模式表現(xiàn)出較強的興趣,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理解是通過多種感官把外界信息傳遞給大腦中樞形成的,教學微視頻刺激多種感官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大腦,有利于學生對重點概念的提前掌握,較傳統(tǒng)的書本閱讀的預習方式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質量。
2.2 翻轉課堂課中教學效果分析
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對比以往傳統(tǒng)課堂教學情形,學生對于重點概念的了解程度明顯增加,教師對于理論性知識點的解釋用時相對減少,避免了教師與學生長時間糾結于概念性的問題,而可以更多地參與課堂討論與課堂實踐,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是項目團隊針對教學核心內容設計出的問題,由教師課上提出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與以往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講的傳統(tǒng)模式相比,討論式的教學活動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思考與探索能力。而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更是加大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和體驗感,每個教學小組在了解教師提出的實踐主題后準備情景模擬,在課中以團隊亮相的形式向班級展示各自教學小組完成的教學成果,這種全新的翻轉課堂模式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基本技能,學生課堂的實踐參與度提高,通過實踐活動學習、鞏固知識技能,符合“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翻轉課堂的改革初衷。
2.3 翻轉課堂課后教學效果分析
學生在課后主要通過作業(yè)完成、習題練習、精品課程學習等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教師在課后將作業(yè)發(fā)布于網(wǎng)絡班級群,作業(yè)分為思考作業(yè)與撰寫作業(yè)兩種,學生自行完成后還能在網(wǎng)絡班級群中進行討論,教師則可以進行點評與答疑,避免了傳統(tǒng)作業(yè)布置形式中學生只上交作業(yè)卻無法得到點評結果的弊端。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之余,通過體育概論與體育管理兩個習(試)題庫對自身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實戰(zhàn)檢驗,從學生反饋情況看,習(試)題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復習,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起到 “以練代學”的作用。學生通過觀看線上精品課程,可以體驗不同名師的授課風格,從不同的角度對“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這門課程進行綜合性地學習。
3 翻轉課堂教學試點存在的問題
3.1 翻轉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層次有待提高
“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翻轉課堂在搭建在線學習平臺的過程中由于受專業(yè)技術的影響,未能在較高層次的網(wǎng)絡平臺進行課堂翻轉。主要是將錄制好的微視頻上傳到班級網(wǎng)絡群供學生下載學習,而不能直接在線進行觀看。因此只能獲取學生的下載信息,而對學生在線學習活躍程度、教學微視頻學習進度等更多有關教學的數(shù)據(jù)信息無法掌握,造成對學生在線學習監(jiān)控的效果不佳。
3.2 翻轉課堂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存在一定的沖突
“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翻轉課堂中,加大了學生對課堂的直接參與度。由于每個教學討論時長在5~8min,因此相關環(huán)節(jié)設置較多。而教學實踐需要5個教學小組分別進行教學情境模擬,單個小組實踐時間控制在10min內,加上組間成員互動與教師點評,整個課堂的時間分配就十分緊張。為保證完成理論課程的講解任務,不得不相對壓縮教學實踐時長,學生切實體驗教學實踐的時間不多。
4 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建議
4.1 提高翻轉課堂在線學習平臺的層次
“體育基本理論與體育管理”課程翻轉課堂將微視頻等教學資料上傳至網(wǎng)絡群,在線教學數(shù)據(jù)監(jiān)控力不強。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在線學習平臺的搭建,加大對理論課教師在線學習平臺應用的培訓,讓更多理論課教師能夠用、更好地使用高層次的教學平臺,如“高校邦”等新一代在線學習平臺,切實實現(xiàn)互動式、個性化、適應性學習平臺的有效利用。
4.2 適當調整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的時間比例
教學實踐是一切教學知識與經驗的正真源泉,只有學生通過實踐融入課堂,才能更好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因此建議進一步壓縮部分理論內容,進一步減少教師對書本“死知識”的講解時間。如此增加學生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并做到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和指導,為學生進行教學實踐打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氛圍,注重教學實踐的總結與反饋,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抽象知識概念的理解,也能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周平.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翻轉課堂及其理論基礎溯源[J].外語電化教學,2015(2):72-77.
[2] 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6):66-72.
[3] 崔艷輝,王軼.翻轉課堂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