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尤 李明平
摘 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廣大學校體育工作者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體育強國、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發(fā)展。學校體育改革進行到今天,許多從事體育工作的人都在思考,改革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本文通過對影響學校體育改革的幾個因素進行分析探討,研究總結關于深化學校休育改革工作應注意的幾項工作。
關鍵詞:學校體育 改革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b)-0102-02
在黨的領導與支持下,學校體育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但仍有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究竟該如何繼續(xù)深化學校體育改革這或許是很多體育工作者想要知道的問題。
1 影響學校體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1.1 過于追求升學率而不重視體育教育
基于我國國情及教育現(xiàn)狀,升學率的高低仍舊是外界評價一所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主要依據,雖然我國一向主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中,體育課程不需要像智育那樣進行非常嚴格和高標準的考核,因此,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體育教育往往被忽視,老師、家長乃至學生自己都不重視體育課程,也正是他們對體育教育的忽視阻礙了體育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
1.2 改革缺乏明確和統(tǒng)一的目標
改革并不是目標本身,它是為了實現(xiàn)某各目標而進行的方法和途徑。改革已經進行很多年了,但是各個學校在實行改革的過程中目標并不明確,也不統(tǒng)一。到底是改教材還是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各有各的改法,各有各的想法。然而,學校體育改革究竟應該如何改,改成什么樣子,改革后要達到怎樣的高度,大抵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學校,地方、政府對于改革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目標,從而使改革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嚴重影響了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
1.3 改革思想缺乏整體性
學校體育是一個多功能的系統(tǒng),由多個部分組成:早操、課間操、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比賽、課外競賽與訓練等,這些部分既相互獨立又完整統(tǒng)一,所以改革需要整體性。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總體效益。 在過去的這些年間,大部分學校都是對學校體育系統(tǒng)中的某個部分進行改革,雖然這些部分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總體效益差強人意。各部分的改革之間沒有達到統(tǒng)一協(xié)調發(fā)展,導致整體性效果差,一個合理的改革,其總體效益應大于各部分之和。學校體育如果只是就體育課改體育課,就早操改早操,這種改革是片面的、單方面的、局部的,是很難有所突破的。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必須走整體改革的道路,學校體育改革也需要納入完整的教育改革中去。
1.4 相關法制體系不健全
每天運動一小時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國家體育委員會和教育委員會三令五申文化課不得侵占學生體育課,許多法規(guī)中也都有明確規(guī)定:要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但依舊令不行,禁不止。因此,在學校體育改革工作中必須加強法制的監(jiān)督,加強監(jiān)管部門的管控,加強立法,使學校改革有法可依。健全法制不僅是深化體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1.5 體育器材、場地、經費的缺乏
深化學校體育改革,體育器材、場地設施及經費必不可缺,它們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的前提條件,也是進行體育改革的物質基礎。如果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連一塊場地都沒有,必定會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會束縛體育改革的手腳。近年來,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都加強了對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調配工作,但是距離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要求還有一些差距,還不能完全滿足當前的體育教學。體育場地、器材這些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與經濟水平的發(fā)展程度有關還與領導人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 筆者認為場地、器材、經費等雖不是影響體育改革的決定性因素但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本身也是改革中需要改善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6 任課教師對深化體育改革的認知和教學理念
體育改革是什么?深化體育改革的目標是什么?任課教師對體育改革是否具有一個清晰的、正確的、客觀的認識會直接影響其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影響體育改革。目前我國大部分體育老師在學生時期是受傳統(tǒng)教學熏陶的,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對其影響較大,如果體育教師自身不轉變觀念,不及時更新其思想,那么其教學活動也不會有所創(chuàng)新,無法從本質上脫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進而影響體育改革。
2 深化學校休育改革應注意的幾項工作
2.1 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
在進行學校體育改革時,變革人們的思想理念應放在重要位置。人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體育教育,體育教育作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不僅僅是上好一堂體育課,還要貫徹到整個學校教育當中去。 樹立與體育改革思想符合的辦學理念,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體育改革得到全民的認可和支持才能不斷深化。
2.2 健全法制體系和監(jiān)管機構
要保證體育改革的全面落實還需加強法制建設。國務院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是學校工作中最具權威的法規(guī)。建議國家教委和體委把握好時機,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貫徹落實,加強學校體育法制建設。制定違反《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處罰方法,以確?!秾W校體育工作條例》的權威性。改變以往監(jiān)管力度弱,“有人說,沒人管”的被動局面。
2.3 有計劃地改善和加強學校體育的物質條件
沒有良好的硬件條件做支撐,體育改革想要順利實施也是不可能的。學校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學校領導應該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guī)定,依據學校的財政情況和學生的需求出發(fā), 確定一定數(shù)額的體育經費,盡可能地去改善存在的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經費實在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爭取社會贊助或者發(fā)動師生動手能力,制作一些簡易器材。
2.4 提高師資力量,培養(yǎng)優(yōu)秀教師
學校想要順利走體育改革道路,一定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要想提高師資力量。首先,應該注重師資培訓,特別是與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息息相關的培訓,讓任課老師對學校體育改革工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如外出考察、講座、培訓交流等, 促進老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進步,從而對體育改革能夠有一個全面宏觀的認識。再次,學校應該鼓勵任課老師積極獲取新的教學技術,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自我提升以防治知識老化。最后,要加強體育老師的文化知識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使其學會用辯證觀和全局觀看待學校體育改革工作。
2.5 改革要注意防止虛無傾向
學校體育改革改了很多年,但是改革未能遏制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體測過程中學生暈倒、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由于一部分體育工作者對學校體育改革不全面的理解,在改革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虛無傾向。新課改提倡體育教學要滿足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需求,這一思想對深化體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一些老師對此產生一種片面的理解,為了滿足學生個體需求而忽視家和社會對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雖是主體,但學生還只是一個處于發(fā)展過程中不成熟的個體, 他們未必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體育需求,因此,教師應該多加引導,使其能夠把個體的體育需求與國家和社會對其體育需求統(tǒng)一起來。不能學生喜歡什么就教什么,學生不喜歡就不教,應該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改革組織教法,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在體育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改變以往片面強調體育鍛煉的義務性和強制性,開始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性與自主性的發(fā)展,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但是,部分教師把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理解為體育課就是讓學生感到開心玩得痛快,這種非理性、片面強調學生快樂情感體驗的教育會淡化對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內心情感體驗不僅僅是指對學生快樂情感體驗的關注,更是對酸甜苦辣情感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片面強調學生的個體需求,片面追求學生的快樂體驗都會將改革推向虛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意識的形成,走改革道路要避免虛無傾向。
參考文獻
[1] 陳琦.從終身體育思想審視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fā)展[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2.
[2] 陳玉忠.改革開放30年我國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的演進與未來走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4):25-31.
[3] 顧學艷.以終身體育為理念深化學校體育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5-6.
[4] 方儒欽.樹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全面深化學校體育改革[J].福建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