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凱
摘 要: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實踐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操作性及表達性較強的教學科目中,但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較少,且存在研究成果缺乏、研究結果不全且較為片面的情況,這不利于該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利于高校體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因此,為提高高校學生的體育素質(zhì)及綜合素質(zhì),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豐富高校教師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本文擬通過對實踐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程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并闡述如何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實施實踐教學法,從而提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zhì)量,豐富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實踐教學法 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9(b)-0068-02
實踐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操作性及表達性較強的教學科目中,如電氣、化工、旅游管理等課程,但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項目的課程。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所選擇的運動項目的教學過程存在抵觸情緒較大、自主性較差、參與程度不高等不良現(xiàn)象。公共體育選項課給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但是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所選項目技術動作的學習只停留在表面,并沒有實際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這有違開設公共體育選項課的目的。為此,高校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和興趣,學校公共體育選項課教學的自身狀況,實施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教學法,從而提升學生對公共體育選項課的興趣和應用能力,最終實現(xiàn)提高身體素質(zhì)、增強交流溝通能力、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最終目的。
1 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存在的問題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開設選項課是近幾年才開始推廣和實施的。在推廣的初期,學生興趣較強,除了在自己擅長的項目上展示自己的才能之外,還能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形成較強的課堂氛圍,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學習體育的源泉來自自身對所學項目的喜愛和所具備的運動能力。學生興趣高,學習主動性強,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性就高,從而可以利用自身的影響感染周圍的人,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而開設公共體育選項課的初衷就是以學生的興趣為首,在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溝通能力。學生參與公共體育選項課的教學后,增強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終身體育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是在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公共體育選項課的授課方式較為單一。在進行授課時,大部分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先講授理論,而后進行教學示范,最后進行對抗性和對抗程度都不高的訓練,不重視學生作為課程主體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耐心和信心,課堂表現(xiàn)為主動性差、降低教學的質(zhì)量。而對于開設選項課的教師來說也會隨著學生積極性的降低從而敷衍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降低了授課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還限制了選項課教師的特長,逐步違背了開設公共體育選項課的目的。
2 實踐教學法的含義
實踐教學法是當前流傳較廣、操作性較強的一種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實踐教學法可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在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選項課中的表現(xiàn)為: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選擇的運動項目基本技術與基本理論,并開展相關的項目活動,提升學生參與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實踐教學法的實施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生掌握所選項目的理念和技術更加全面,并為今后的訓練和比賽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實踐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選項課教學中的運用
3.1 合理規(guī)劃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內(nèi)容
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的設計,在借鑒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手段的精華之外,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過程。首先,在選項課講授的前期,利用講解和視頻的形式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所開設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及其規(guī)律,讓學生重視選項課的理論及技術;其次,要增強學生提高身體素質(zh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提升課程興趣;最后,指導學生完成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計劃逐步掌握選項課程的理論與技能。當然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不能僅僅停留在提高理論修養(yǎng),更要通過各種實踐訓練注重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譬如,教師可以在理論講解完畢之后讓學生進行實踐,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注意觀察,結束后詢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解答問題。同時教師要注意授課內(nèi)容中理論與技能的比例,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
3.2 創(chuàng)造情景模式,啟發(fā)誘導學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建適用于所教授學生的實踐活動項目,加以引導,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學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例如以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中開設的羽毛球課程為例,在學習接正手高遠球和接球后后場進攻這一內(nèi)容時,可讓學生思考如何接對手發(fā)的高遠球,接完以后如何利用對手防守的弱點發(fā)動攻擊,并通過實踐進一步證明自己的想法,這時學生通過實踐的檢驗就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弱點和優(yōu)勢。大部分學生在實踐中就會發(fā)現(xiàn),在接球時由于選擇接球位置不準確導致技術動作變形,進而不能很好地處理好回球的方向和角度,基本失去了發(fā)出進攻的機會,從而失去主動權。教師也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式向?qū)W生發(fā)起提問。譬如,如何利用對手的站位合理地選擇回球的落點,利用對手重心的移動尋求突破點。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讓學生回答演示。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該項目的理解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注重學生反饋,形成交流和反饋機制
運行實踐教學法的過程要善于觀察學生,總結學生獲取的直接、間接經(jīng)驗,形成交流和反饋機制,通過討論的方式解決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分析遇到的難點和個性問題,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中實施實踐教學法,離不開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而互動交流是實踐教學法的關鍵。為此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在授課過程中可利用學生自行分組或者教師分組的方式,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可通過提問及對抗的方式讓學生探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可利用分組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教學比賽,并讓其他小組的人員討論雙方在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與所學的理論相結合,增強學生掌握選項課內(nèi)容的能力,讓學生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體會自身的不足。教師要在教學中保持好師生之間的溝通,指出比賽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幫助學生解決,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興趣,增強學生的好勝心,最終提高教學質(zhì)量。
4 結語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必須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適合學生的特點,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其宗旨是服務于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果,作為實踐教學法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單獨運用還是綜合運用,或者是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混合運用,這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點、教學環(huán)境和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等多種因素。
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的實踐教學法的推廣和應用過程中,不僅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應用過程,還要重視該過程實施過程中的觀察和反饋機制,也要建立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可在一次教學結束后進行效果檢測形成評價,也可在該過程結束后進行一次性的評價機制,為了保證教學效果的評價的可靠性,必須運用多種方法獲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意見。
實踐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中的實施要注意在實施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要以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反思問題的能力與學術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好地促進公共體育選項課體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杜浩.實踐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課堂散打課程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1):91-93.
[2] 張乃丹.健美操實踐教學法的探討[J].內(nèi)江科技,2010(7):156.
[3] 錢文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9):228.
[4] 馬文峰.健美操小組教學法理論與實踐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