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學生體質下降的背景下,審視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尤為必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對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從: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川東地區(qū)中學生體育課調查、中學生對體育課開展體育教學的觀點、中學生對課外活動中體育內容的看法、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學歷職稱情況、川東地區(qū)體育課教學場地設施器材等進行了調查,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使當地中學體育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川東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138-02
近年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顯示的學生體質水平日益下降,諸多學生體質弱的問題日益凸顯。在當前陽光體育開展及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學體育教育開展顯得尤為必要。以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學為研究對象,對當地中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宏觀調研,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其發(fā)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論文以川東地區(qū)中學的體育教師和中學生為研究對象。調研當地體育教學開展的總體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通過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網,以“中學教學”、“體育教學”等為關鍵詞搜索了近年的相關文獻,通過閱讀文獻分析,了解了體育教學和中學體育教學相關的研究進展、研究觀點以及未來研究的問題等,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實地調查法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就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體育教學的相關問題,調查川東地區(qū)部分中學,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體育教學現(xiàn)狀,同時盡可能取得該區(qū)有關體育教學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另外是通過對相關體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學相關情況,就研究中的重點問題征詢專家意見。
1.2.3 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邏輯法,對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研究論文的選題方向及其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態(tài)勢進行深入分析,對其研究方法的科學化程度進行綜合評價。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運用統(tǒng)計學的相關知識和原理,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據統(tǒng)計,借用計算機運用Excel 數據分析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將數據進行整理,比較及歸納,最后進行邏輯分析。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調查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出:川東地區(qū)開設體育課的學校僅占到被調查總數的40%,在體育教師指導下學習體育的只占到36.67%,而且學生們除了體育課上接觸體育內容之外,沒有其他途徑學習體育的達到62.60%之多。根據問卷分析結果顯示:中學最關心的是學分和升學率的問題,體育課處在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地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體育的學習重視程度認為重視與非常重視的之和僅占26.46%;然而認為一般與不重視卻占了73.54%。由此說明,學校對體育課的認識不足,體育在川東地區(qū)中學里的受重視程度不夠。
2.2 川東地區(qū)中學生體育課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得知:學生們了解體育的主要方式是計算機網絡和電視電影,小說也占有不少的份額。學生們通過電視電影,電腦網絡了解體育的達到了64%,其中武俠小說了解的占了16%,通過學校體育課了解的僅僅占有15%。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看出,電視網絡和書籍是學生了解體育的的最主要途徑。學生們對體育有幻想化的錯誤認識,當他們真的接觸到體育課時,發(fā)現(xiàn)想象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性,便覺得體育也不過如此,就產生了失望的情緒,甚至逃避不學。因此,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電影網絡對學生產生的錯誤誘導,讓學生了解攻防意識的核心,把體育作為一種文化教育資源來認識及研究,告訴學生那些影視里面演的大都是特技動作,并且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體育。
關于學習體育的好處與動機來分析,選擇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有66.5%,選擇愉悅身心的52%,選擇防身的有64.5%,選擇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有54.2%,選擇了解體育文化的有26%。從上面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們對體育學習的目的是正確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選擇“了解體育文化”的人數比例較低。說明中學生們對體育文化基礎的的認識不足,提示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為提高中學生的認識。
2.3 中學生對體育課開展體育教學的觀點調查分析
超過60% 的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其原因是現(xiàn)實中的體育和想象中的落差太大,這種失落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體育的興趣。另外在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的滿意度只有35%和40%,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體育基本功乏味無趣,由此說明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一步改進,注重學生的情感和感受,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產生對體育的興趣,來提高上體育課的積極性。
2.4 中學生對課外活動中體育內容的看法調查分析
調查顯示:愿意參加課外活動體育內容的學生比例達到65%,但是又不參加的原因達到55%,主要影響因素是,高考中考是指揮棒,家長不支持的原因也達到將近20%,他們認為只要是與升學考試關系不大的,就覺得參加不參加都無所謂。川東地區(qū)課外活動的狀況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不能因為體育不是升學科目就不參與。目前,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單一,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動作不到位,不愿意伸出自己的小手鍛煉,因此,川東地區(qū)中學的課余體育活動應該繼續(xù)豐富,現(xiàn)狀形勢不容樂觀。
2.5 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學歷職稱情況調查分析
通過對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隊伍的調查結果顯示:接受問卷調查的72位體育教師,其中1%的教師是研究生學歷,75%的教師是本科學歷,23%的教師是大專,1%的教師是中專學歷。從學歷比例上來看,總體分布比較合理,各個學歷層次的教師,可以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繼續(xù)深造,為體育教育盡一份責任,多做貢獻。教師職稱代表著教師的教授水平以及業(yè)務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學質量。從對72名體育教師調查中: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職稱結構中,中教一級和中教二級的職稱比例居高,分別占了27.8%和48.60%,具有中教高級職稱的僅占有8.33%,相對于中教一級和中教二級而言,中教高級的比例過低。
2.6 川東地區(qū)體育課教學場地設施器材調查分析
教學場地和器材的配置,是確保教學任務完成的物質保障。通過對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學場地調查,結果所示,絕大部分中學沒有齊全的體育場地,占調查總數的75%,并且體育教學器械和其他教學設施不齊全,95%的體育教師都覺得體育器材不夠用,平時上體育課最多是就是進行一些對器材要求不高的體育活動。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對體育課的開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川東地區(qū)各個中學注重的是升學率,流行考什么學什么,對于初中生、高中生而言,中學體育的目標就是中考體育滿分、高考體育達標。體育能否有效開展,希望相關部門認識到體育文化的重要性。
3.1.2 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師資力量薄弱
通過調查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體育老師都缺,更不用說專門的體育教師。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雖是體育專選出身,但業(yè)務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1.3 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場地設施匱乏
場地器材受限,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物質條件,教學僅限于簡化的一些體育項目作為教學內容,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的開展。場地設施的匱乏以及成為制約當地中學體育開展的重要因素。
3.1.4 體育教師的質量和數量有較大的問題
川東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師資培訓方面不能夠跟上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制約了當地教師教育水平提升,同時體育教師的數量缺口較大,不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
3.1.5 教師對《課程標準》認識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前,必須好好學習《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年齡、身心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考核評價方式方法太簡單,應該結合過程性評價和進步幅度大小等綜合性評價,在實際學習考試評價中,仍存在看表現(xiàn)打分的現(xiàn)象。
3.2 建議
3.2.1 物質保障,硬件設施
主管領導和學校負責人應該高度重視體育課,加大對體育教學軟硬件的投入,購買教學器械以滿足教學需求,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同時提倡各個中學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制一些體育器材器械體現(xiàn)本校的特色課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逐步滿足教學要求。
3.2.2 加強師資力量培訓
主管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師資力量培訓,將地方拳種引入課堂,邀請高水平的體育教師來校做講座,提高本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手段,如定期培訓,定期舉辦有針對性的研究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體育的專業(yè)能力。
3.2.3 加強內容改革以突出綜合功能
為了適應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目標的指導思想,結合實際情況,編寫適合于中學生年齡特點的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契合普通中學生生理及心理特征,大膽地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采用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3.2.4 完善評價機制
所在學習成績評定方面,既要注重終結性評價,也要注意形成性評價;既要在學習過程自評,也要學會學生之間的互評,還要與體育教師評價相結合;完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健全監(jiān)督機制,校領導不定期不定時進行教學檢查,督促教學保質保量的完成,以確保中學體育教學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 肖冬梅,譚立平.鄉(xiāng)鎮(zhèn)中學室內體育課的教學設計及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15):69-71.
[2] 姜明,羅莉.新課改下的中學體育課評價標準[J].體育科研,2009,30(4):93-96.
[3] 陳洪.新課程下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改革初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332-333,339.
[4] 王家宏,王維群,陸阿明.江蘇省中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2(6):73-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