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摘 要] 目的:探討微課在中職院校護理實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效果。方法:將山東省臨沂衛(wèi)生學校2015級中職護理一至三班為實驗組,四至六班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微課輔助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教學;比較兩組護生鼻飼和口腔護理技能考核成績,采用問卷調查實驗組護生對微課護理實訓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實驗組護生技能考核成績優(yōu)良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生對微課護理實訓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較高。結論:微課的應用可促進護理實訓教學效果,提高護生滿意度
[關 鍵 詞] 微課;中職;護理實訓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98-01
在總結目前護理微課制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科學設計護理實訓課程微課,建立中職護理實訓資源庫,真正體現(xiàn)教學資源的豐富內涵,并進行實踐研究和應用效果評價,為中職院校微課的廣泛有效開展和護理專業(yè)課堂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jù),下面就微課在中職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綜述。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整群抽樣我校2015級護理一至六班,其中一至三班為實驗組,四至六班為對照組,兩組學生都是學制三年中職護理專業(yè)的統(tǒng)招生,均為女生,已修課程基礎相同。其中實驗組163人,年齡17~19歲,平均17.82±0.82歲,上學期綜合測評成績73.43±9.61分;對照組159人,年齡17~19歲,平均17.91±0.73歲,上學期綜合測評成績74.75±10.81分。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為輔的教學方法,兩組教師統(tǒng)一備課,兩組護生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課程目標和教學課時相同,研究期限1個學期。
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首先由教師對護理技能操作進行詳細講解和示教,然后護生分組自我練習,教師巡回輔導,下課前每組抽取護生進行操作反饋,教師最后總結點評。
2.實驗組。本課題研究小組根據(jù)近年來微課的應用模式,以貼近臨床為理念,依照“工學結合”和“工作任務導向,真實任務驅動”的原則制訂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教師進行任務分析,制訂相關操作微課,并在課前將微課上傳至網(wǎng)絡學習平臺。護生可在學習平臺觀看護理實訓技能操作的標準視頻、相關教案、課件及學生反饋、教師釋疑的內容,教師還可將護理技能標準視頻中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進行解釋和標注。護生觀看后及時提問,教師定期在平臺解除護生疑惑,其他護生在平臺也能看到質疑、答疑的內容,也可下載視頻到電腦或手機觀看;同時在護理實訓課堂上有規(guī)劃地錄制各小組護生護理技能操作的視頻,教師帶領護生綜合分析其細節(jié)、要點、錯誤,分組討論并逐組反饋,作為平時形成性評價成績。
3.評價方法。(1)實訓考核成績評價,鼻飼和口腔護理技能,考核統(tǒng)一評分標準,嚴格考試紀律,滿分100分。(2)采用問卷調查微課教學效果,包括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掌握知識、加深對操作的理解記憶、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增進師生感情。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發(fā)放問卷163份,當場回收有效問卷163份。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主要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及x2檢驗。
二、結果
(一)兩組護生鼻飼和口腔護理技術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見下表)
上表顯示,實驗組護生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微課在護理實訓教學中有較好的效果,實際可行,具有推廣價值。
(二)實驗組護生對微課教學的評價
通過對163名護生調查問卷研究顯示,97.55%的護生認為提高了學習主動性,96.93%的護生認為有助于把握護理實訓課程的重點內容,95.71%的護生認為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99.39%的護生認為有助于加深對操作的掌握和理解,98.16%的護生認為有助于增加課堂氣氛,97.55%的護生認為有助于增進師生感情。由此可見,應用微課教學提高了護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護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討論
(一)研究成果
微課教學模式下,護生課外可通過教師指導進行知識預習和課后知識鞏固,增加師生互動,通過不同微課類型和表現(xiàn)形式,提升護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積極主動汲取護理實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了校園網(wǎng)的建設,護生可隨時隨地觀看微課。通過發(fā)放微課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調查問卷,調查護生喜歡的微課類型、時長,表現(xiàn)形式等,為教師制作優(yōu)質微課奠定了基礎。教師要設計、錄制優(yōu)質的微課,需鉆研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各項信息技術、認真選題,因此,微課的應用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研究水平和專業(yè)發(fā)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后的設想
微課的制作不僅是一個信息技術開發(fā)過程,更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工作,它需要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精細的課堂設計作為支撐,隨著制作的進一步深入,我們意識到微課的制作水平和質量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在課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不同選題的微課應用時間不同,對護生自主學習的促進作用不同。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和梳理,選出重點、難點制作成微課,今后可以加強中職學校微課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實現(xiàn)微課教學互動,充分利用“微課”這個載體,適應新時期下學與教的轉變,更好地服務于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