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潔
[摘要]《全唐詩》當中有關(guān)藥物的詩篇有很多,這些藥物詩篇當中有的是專門描寫藥物生產(chǎn),有的則帶有很強的意象,隱含著其他方面的一些意義,比如說,用藥物來隱喻身體、政治,藥被賦予了政治與人生困境的含義。通過意象賦予了藥更多的思想內(nèi)涵。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以《全唐詩》中的藥物詩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這些藥物詩中的藥意象,指出在《全唐詩》中其主要意象為治療疾病以及道家的修行長生之道和隱喻政治等,通過研究希望能夠?qū)Α度圃姟分械乃幬镌娪懈由钊牒腿娴恼J識。
[關(guān)鍵詞] 全唐詩;藥;意象;內(nèi)涵
[中圖分類號]? I207.2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4-0050-02
藥是與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一種事物,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藥還與我國的道家思想、道教的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所以在詩歌當中,藥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詩歌在唐朝發(fā)展到頂峰,《全唐詩》當中收錄了唐朝大部分詩人的詩歌代表作,其中很多詩歌的內(nèi)容都涉及藥,且詩人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賦予了藥很多的意象,讓藥在詩歌當中有了更多的內(nèi)涵和思想。
一、藥代表的是治療某種疾病的意象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但是對人來說,疾病仍然會給人帶來很大的痛苦,要想讓自己擺脫疾病,最為關(guān)鍵的就是及時服藥。作為詩人,他們在生活當中也會生病,所以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很多都用藥來闡述期望自己能夠恢復健康。在全唐詩《七言·靜夜酬通上人問疾》當中就有這樣的描述:“何事沈痾久,含毫問藥王”,這里的藥王實際上代表的是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方法或者信念,古代只有“孫思邈”一人被稱之為“藥王”,也暗含著在生病的時候只有尋找名醫(yī)才能逐漸恢復健康?!度圃姟樊斨卸鸥λ龅摹督濉樊斨幸灿袑膊≈委煹母锌骸岸嗖∷毼ㄋ幬?,微軀此外更何求”,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在生病的時候除了求醫(yī)問藥,可以說是別無所求,什么政治上的抱負都要通通放在一邊。杜甫的身體并不好,從他的詩歌當中可以看出,他經(jīng)常生病。
當然,中國有句名言是久病成醫(yī),唐代很多詩人的身體都不是很好,比如說,寫《陋室銘》的劉禹錫,自幼體弱多病,為了給自己治病他自己遍讀醫(yī)書,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醫(yī)生,不僅治好了自己的疾病,還經(jīng)常給自己的家人治病,不需要再專門求治其他醫(yī)生。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在唐代比較常見,很多詩人長期讀書,缺乏必要的鍛煉,導致體弱多病?;矢θ皆凇堕e居作》當中寫道:“多病辭官罷,閑居作賦成。圖書唯藥箓,飲食止藜羹?!闭f的就是詩人因病辭官,辭官以后沒有什么事情,每天的日子只是吟詩作賦,雖然也讀書但主要是以醫(yī)學著作,每天吃一些粗茶淡飯。詩人就是想通過學一些醫(yī)術(shù),來治療自己所患的疾病。張籍在《臥疾》當中寫道“身病多思慮,亦讀神農(nóng)經(jīng)”,所說的情況和劉禹錫非常類似,說明在唐代這種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很多詩人在閑暇之余都會閱讀一些醫(yī)書,來治療自己所患的疾病,也說明治療疾病是《全唐詩》中藥物詩的一個重要意象。
二、藥代表的是道家修身養(yǎng)生之道
養(yǎng)生并非是現(xiàn)代才有的一個名詞,早在魏晉時期,社會上就大行養(yǎng)生之道,當時道家思想盛行,方士、術(shù)士大量出現(xiàn)。當然,現(xiàn)在的人只知道魏晉時期人們有這樣的追求,卻不知道唐朝相對于魏晉時期,對修行、長生的追求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煉丹藥、求長生成為很多社會上流人士的追求,丹藥之風一時未有及者。這種風氣當然也滲透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之中,很多著名的詩人或者醫(yī)生本身就是道士,最著名的就是“藥王”孫思邈,他在太白山中修道多年,主要研究就是丹藥之術(shù)。在《全唐詩》當中只收錄了他一首四言詩,在詩中他寫道“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為夫婦,結(jié)為魂魄……霧散五內(nèi),川流百脈。骨變金植,顏駐玉澤?!睆脑娭械暮x當中可以看出,他詳細描述的是丹藥制作的過程及其作用,比如,所煉制的丹藥可以強筋鍛骨、容顏永駐等,孫思邈只是唐代眾多修道者的縮影,實際上在唐代很多政治家本身就是道士,如著名的諍臣魏徽、軍事家李靖等。
但是,縱觀修道者對丹藥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們對丹方、術(shù)法都保持著秘不外傳的態(tài)度,少數(shù)的丹藥可以在自己的親朋好友之間流傳,但是藥方卻很少外傳。這一點在《全唐詩》當中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唐代朱慶馀《贈道者》詩:“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闭f的就是的煉藥的經(jīng)驗一般是不能和別人說的,對每一個修士來說都屬秘密,對于他們來說這都是修行當中非常重要的東西,也說明修道之人實際上也是有點自私的。邵謁在《學仙詞》中寫道:“上仙傳秘訣,澹薄與無營。煉藥□□□,變姓不變形。(因不可考,故用□□□)”意思是丹藥之術(shù)都是上仙傳授的,掌握在不同的人的手中,其方法基本上是不變的,但是這種方法只能自己知道,而不能將其作為一種經(jīng)營的手段。張籍在《學仙》中寫道“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廂。金刀截身發(fā),結(jié)誓焚靈香。弟子得其訣,清齋入空房。守神保元氣,動息隨天里。爐燒丹砂盡,晝夜候火光。藥成既服食,計日乘鷹凰”。他在這首詩中描寫的是學仙的過程,從詩中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在學仙的過程中先生不僅僅會傳授修仙之道,還說傳授一些丹藥制作的知識,通過修煉與丹藥可以快速乘鸞鳳升仙得道??梢?,丹道之術(shù)也不是可以隨便傳授給別人的,也不是隨便學習的,只有正式拜師以后,先生才能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弟子。但是,在唐代的詩人當中,雖然很多人都是道士,但更多的人是學道但不是道士,張籍就不是道士,但是卻非常喜歡修道之法。丹道之術(shù)雖然不能隨意外傳,但是丹藥可以贈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因為當時修行之風日益興盛,贈送文人丹藥無疑是一種最好的禮物,在《全唐詩》當中有很多類似情景的描寫。宋之問曾向司馬承禎求藥:“不寄西山藥,何由東海期?”其中的司馬禎就是在天臺山修行的一個著名道人,反映出當時的文人、上層社會積極的向?qū)熐笕〉に帲朗恳部梢詫⒆约核鶎W煉的丹藥贈送給他們。這種情況在《全唐詩》當中有多數(shù),比如說,薛戎“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意思是說當年你分我一粒丹藥,想不到現(xiàn)在我們在這個比較糟糕的時間又相遇了,也說的是贈送丹藥的情景。白居易所寫“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之中,也涉及贈送丹藥的問題。這客觀上說明了當時文人雅士與道士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在求道的過程中他們相互之間可能會贈送一些丹藥,這是他們之間良好友情的重要體現(xiàn),也客觀說明當時修仙之道是如何盛行。
三、藥蘊含著他們政治上郁郁不得志
唐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作為文人的他們從小經(jīng)歷的教育就是“治國平天下”,當時雖然相對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時代,但是并非每一個文人都能飛黃騰達、大展宏圖。至少我們熟知的很多詩人在唐朝政壇上都郁郁不得志,比如說李白、杜甫等,很多詩人在詩中要抒發(fā)自己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的情緒。這一點在《全唐詩》當中表現(xiàn)的也是非常明顯的。李中在《獻中書潘舍人》當中寫道“良時空愛惜,末路每悲辛。骨立駒猶病,顏凋女尚貧。而今諧顧遇,尺蟆愿求伸?!北砻嫔鲜且皇渍~媚權(quán)貴的詩,但字里行間有很多抑郁的清晰,諂媚當中也暴露了作者在政治上的無奈。張籍在《寄元員外》當中寫道“外郎直罷無馀事,掃灑書堂試藥爐?!边@首詩清晰地表達了借藥宣泄政治上不得志的情緒,張籍雖然在早年間就中了進士,還是韓愈的大弟子,盡管如此也沒有在朝中得到重用,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這個官職在當時也是一個閑散職位,職權(quán)比較小、也沒有可以展示其才能的機會,這首詩就描寫了在職期間沒什么事情可做,只能自己打掃一下書堂、藥爐來打發(fā)時間,心中的抑郁情緒可以說躍然紙上。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主要是因為在唐朝雖然確立了科舉制,但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并且,縱觀唐朝的各個官員的選拔和任用,可以看出非常講究門閥宗第,先不說眾多的李氏皇親國戚分封在四方,中央的重要官職幾乎都掌握在門閥子弟的貴胄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門三尚書”這種特殊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張籍這樣的通過科舉選拔的人才很難在唐朝的政壇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華,就因為這樣,張籍才在詩中發(fā)出“誰能借問功名事,只自扶持老病身”,來感嘆病老之軀下,什么政治抱負都已經(jīng)是過去式。像張籍這樣在政治上不得志的人還有很多,如杜甫,在《老病》這首詩當中他寫道:“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藥殘他日裹,花發(fā)去年叢?!倍鸥κ浅錾砻T,乃是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yù)之后,年輕的時候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加上出身名門,一心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其最大的官職左拾遺,只是一個小小的監(jiān)察職位,如此卑微的官職自然無法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這首詩實際上就是寫安史之亂以后,杜甫離開官場以后的內(nèi)心世界,自己已經(jīng)是病老之軀,國家尚處動亂之際,自己已經(jīng)無力實現(xiàn)政治理想,只能在養(yǎng)病的時候進行感嘆、遐想,也是對自己無力改變國家現(xiàn)狀的一種無奈。當然,一些詩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一展抱負,但是精神上比較積極,比如說李白,在他的詩歌當中很少看到與杜甫詩歌當中憂國憂民的內(nèi)容。
總之,《全唐詩》當中的藥意象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藥不僅僅是指藥物,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思想和內(nèi)容,這也是唐代詩歌之所以能夠達到頂峰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詩歌創(chuàng)作都是植根于社會發(fā)展的這個大環(huán)境之下的,對于唐代的詩人來說也是如此。所以,在《全唐詩》的藥物詩當中,其意象雖然非常多,但是都是與社會大環(huán)境緊密相連的,詩歌的創(chuàng)作依然要建立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chǔ)之上。
參考文獻:
[1]婁長云.杜甫詩歌的負面意象群研究[D].西南大學 2012.
[2]焦體檢.張籍的方外之交及佛道思想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3]孟凡珍.接受美學視角下的唐詩研究:段永升《唐代詩人接受道家道教思想史論》新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