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芳芳
摘要:語文這一學科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之間重要的交際工具。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包括聽話能力、說話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閱讀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外,還包括情感的熏陶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指導學生的閱讀教學呢?
關(guān)鍵詞:閱讀;語文;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76-01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小學生感受到課本的魅力,那就要靠閱讀。閱讀就是學生和課本之間的互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通過閱讀,能讓學生積累語言,培養(yǎng)更好的語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述功底,從而使小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談起,具體闡述小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探索。
1.明確教學目標
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教學目標的設定往往與合理的設定有所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1)目標設定過大。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培養(yǎng)"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等目標,以便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但這些目標概念模糊,對于小學生而言顯得空洞,不易理解。(2)對教材理解不深刻。由于缺乏教學經(jīng)驗,這方面問題在新教師中普遍存在。比如小學二年級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但如何檢驗學生的默讀能力以及是否允許部分學生達小到目標要求,老師要把握好程度。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形態(tài)來說,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地向前推進著,而仍然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通病,依然以教師為閱讀教學過程的主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閱讀教學的全部流程和方法、內(nèi)容被教師完全控制。教師從教學的理念上就對小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有不足的認知。教學的過程重于灌輸、輕于引導,小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不能被有效調(diào)動起來。從而導致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質(zhì)量不高、效果一般的特征。如,有的教師將閱讀書目丟給學生,讓學生抄記在本上,并硬性規(guī)定每天或每周閱讀的時間和頁數(shù)。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閱讀的效果而只關(guān)注了閱讀的進度;再如,有的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時,程序化地先帶領(lǐng)學生讀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再反復讀兩遍,就認為是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任務,完全沒有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和評價。以上案例,忽視了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忽視了學生對閱讀對象的理解感悟,忽視了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學的欣賞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提問法等。例如在《烏鴉喝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展示"烏鴉喝水"的部分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然后向?qū)W生進行提問:"大家知道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嗎?"學生會提出五花八門的答案,然后教師轉(zhuǎn)入正題:"想要知道這個故事的完整過程,那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烏鴉喝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好學的爸爸》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家里都會做些什么事呢?有沒有看到過自己爸爸媽媽學習的?他們學習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以此來導入課題,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增強語文詞語的運用
閱讀教學就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自己讀課文的能力,能讓小學生獨立閱讀一篇課文,通過閱讀,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和韻味。教師傳授的只是方法,只有學生自己練習才能讓閱讀能力提升。小學生在一次一次的閱讀中,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領(lǐng)悟方法,并且反復地練習運用,這樣就會形成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可以通過朗誦的形式,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演繹和閱讀,這樣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語文詞語的運用能力,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遇到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可以記錄下來,每天閱讀幾遍,嘗試記憶,這樣自身的閱讀能力肯定會得到顯著提升。
5.提升閱讀教學, 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diào)動,灌輸式的教學形式貫穿于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過程。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過于注重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3]。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會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受益,但遺憾的是,老師對此并不重視,相反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轉(zhuǎn)變?yōu)閱渭冏非髴嚦煽兒徒虒W進度的程式化教學。合作學習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使學生充分的參與到了教學和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鍛煉了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這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閱讀教學中最重要、做基本的活動就是讀。因此,閱讀就是要學會讀,如果沒有閱讀那就不叫讀書。當然,讀書的意義不僅僅體現(xiàn)在讀上面,而且還要學會在讀中學、在讀中思、在讀中成。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緊緊抓住閱讀教學這個主線,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和閱讀思考,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使小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欣.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赤子,2013(11).
[2]顧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及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27).
[3]芙蓉.情感,讓語文教學如此美麗[A].課程教育研究,2005.
[4]苗榮.淺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促進語文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chǔ)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