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彬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3-0046-01
孩子從入小學就開始了他人生的學習階段。就開始了知識,能力,道德的學習。這個階段是孩子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直接影響他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階段學生可以通過道德與法制課的學習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也可以促進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的道德與法制教師也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觀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改變教學策略,以期能夠使學生立足長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運用全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會學習方法比學會知識更重要,有了學習好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所以道德與法制的教師也要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革新教學理念,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營造一個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主動去探究合作,共享學習成果,在課堂上既要學到相關的知識理論,能力得到鍛煉,思維得到拓展,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
2.結合學科特點,革新教學方法
小學的道德與法制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基本的理論,知識有所掌握,學會本學科的常用術語,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教師要與時俱進,恰當運用自主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之間互幫互帶,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學習,全員參與,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掌握學習道德與法制的技能,真實有效的把這一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內(nèi)化為自身素養(yǎng)。
3.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論,創(chuàng)造快樂健康的學習氣氛
當代的教學改革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的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明確兩者的位置關系,真正把學生當成的學習主人,學生這樣才能在課堂學習活動中有更多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在課堂上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行成正確的三觀,各種能力和素質(zhì)得到提升,全面發(fā)展,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要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夠真正得到實施,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改變舊有的已成定式的教學思想和教師模式,建立新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增加課堂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勇于嘗試。第二,教師要調(diào)試操控課堂節(jié)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狀態(tài), 適當?shù)恼{(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改變以往的沉悶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在不斷的革新,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也要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不斷的推陳出新,摸索更適合道德與法制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內(nèi)容整體調(diào)控,掌握更新更多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整體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促使學生全面的發(fā)展,使道德與法制課起到實質(zhì)性的作用,不僅讓學生掌握道德與法制的相關知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yǎng)得到提升,還要讓道德法制的思想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外化于學生的實際行動,使學生真正做一個道德人,成為國家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