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平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興趣、個性化閱讀、樹立榜樣,開展多種方式等都是良好的解決辦法。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個性化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這足以說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就此,我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談以下觀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語文閱讀學習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展開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故而給學生造成審美疲勞。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如在教學《臺灣蝴蝶甲天下》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制作了各種各樣蝴蝶飛舞的動畫圖片,在導(dǎo)入新課時,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蝴蝶朋友,然后把它們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頓時被激起,接下來的學習很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習之門。
二、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要根植于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像《四個太陽》這樣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是通過學生的朗讀來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體驗的最好范例。朗讀是一種極具個性,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因此在朗讀指導(dǎo)中,應(yīng)充分尊重學生,應(yīng)該允許并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脫脫地表達出來。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體驗性朗讀,不僅有利于語感形成,而且能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樹立榜樣,讓學生走進閱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經(jīng)常創(chuàng)設(shè)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置身于精神文明寶庫的感覺。
比如,收集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進行欣賞;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毛澤東、周恩來、葉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并在平時教學中,留心觀察班中喜愛讀書的同學,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這樣,身邊一個個能親眼所見的榜樣,讓學生感受到書海之浩瀚和讀書樂趣,從而激起對書的渴望,產(chǎn)生與書交朋友的強烈愿望。
四、開展多種方式,體驗成功
首先是要轉(zhuǎn)變方式,讓學生們“搶”書讀。把讀書變成游戲,是吸引學生的一個好方法。在班級我開展了一個可以升級的讀書活動,讀一本書,學生可以讓家長寫條,讀完一本書升一級,讀完五本書就可以成為會員,會員的權(quán)利是可以從班級的圖書架上或者學校圖書室中隨意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來讀。
其次是讓學生樂讀書。為了“哄”學生愛上閱讀,“哄”學生讀更多的書,我每周都從圖書室借來幾十本書,“獎勵”給愛讀書的學生,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或是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經(jīng)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
【參考文獻】
[1] 劉惠容. 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思考[J]. 小作家選刊,2018(1).
[2] 馬海燕. 略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J]. 中外交流,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