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權
【摘 要】我國很多地區(qū)都非常熱衷于跆拳道學習,有很多年齡較小的孩子都被送到跆拳道興趣班中學習,在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中都開設了跆拳道興趣班,但幼兒在學習跆拳道時,使用的依然是成人的教學方法,這將無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且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時,要提高方法的科學性,同時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老師在幼兒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做到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老師更好提高學習興趣,使老師更好的教學和幼兒更好的學習。
【關鍵詞】幼兒;跆拳道;教學方法;興趣
跆拳道作為現(xiàn)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以手、腳格斗為主,起源于朝鮮半島,現(xiàn)代的跆拳道結合東亞武技之長的韓國發(fā)源武術運動之一,以“始于禮,終于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腳法占其中的70%,練習跆拳道對人體發(fā)展很重要,因此我國有很多人都投入到了跆拳道的練習中。跆拳道在我國屬于一種剛興起的項目,大多數(shù)孩童因為自身喜歡或者是父母的要求都加入到了跆拳道的學習過程中,但是跆拳道在我國發(fā)展至今,還沒有專門針對幼兒學習跆拳道的專門教學書籍,這種情況對于幼兒跆拳道教學發(fā)展非常不利。在跆拳道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注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以幼兒需要為基礎,著重于禮儀以及教學培養(yǎng)。
一、重視幼兒身心健康培養(yǎng)
由于幼兒年級較小,骨骼等身體發(fā)展都不健全,生理情況比較特殊,這個階段的發(fā)展對幼兒將來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幼兒跆拳道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孩童身心健康的引導。在跆拳道教學的同時,不能一味只注重跆拳道的教學,這將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時期人體身體生長發(fā)育非???,此時人體骨骼韌性大,硬度小,雖然不容易骨折,但卻容易變形和扭曲。同時幼兒肌肉力量較弱,耐力差,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疲勞的情況,這與肌肉本身發(fā)展不平衡和小肌群發(fā)展速度緩慢有關。在跆拳道學習過程中,關節(jié)活動范圍大,而幼兒關節(jié)本身牢固性比較差,因此在跆拳道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脫位的情況??紤]到上述情況,在跆拳道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多讓學生練習柔韌、靈敏、平衡及反應的動作,使幼兒的神經器官參與到整個跆拳道學習過程中。
二、選擇幼兒喜歡的學習形式
雖然跆拳道看上去比較簡單,但是其實際體系很復雜,將跆拳道理論知識傳授給理解能力較差的幼兒比較困難,所以在跆拳道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維設置相關教程,可以使用一些幼兒形式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游戲情景、競爭引導、鼓勵引導、多源教學、循序漸進、表演展示、迎接挑戰(zhàn)、善用資源等方式對孩童進行教學,這樣的話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語音應該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可以將教學語言編寫成兒歌的形式,這樣的話,幼兒能夠很快掌握學習內容及動作要點,同時幼兒的觀察能力、交往能力、邏輯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得到提高[1]。
此外,老師要根據幼兒的身體狀況及技能狀況進行腿法教學,能夠選擇自己的合適高度,更好的練習腿法,增加踢法本身的趣味性和個性化,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找到自信和取得成功,這些都有利于幼兒對跆拳道興趣的培養(yǎng)。
三、注重身心健康培養(yǎng)
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對于個人成長非常重要,在開展幼兒跆拳道教學時,必須注重身心健康培養(yǎng),而幼兒本身未發(fā)育完全,在跆拳道教學時,不能長時間練習以影響個人身體健康的發(fā)展,所以在練習一段時間后,可以進行適當?shù)男菹?,在休息期間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跆拳道通常對腿法要求較高,在跆拳道練習時,會磨損幼兒的軟組織,加深其關節(jié)磨損,跆拳道一般情況下對腿法要求比較高,但是長期練習會使骨節(jié)松動、撕裂韌帶,會影響幼兒身體發(fā)育。因此幼兒在跆拳道教學過程中,應該避免一些難度大且危險的動作,以免發(fā)生危險的事情。
幼兒在學習跆拳道時,心理方面難免會有一定壓力,在學習跆拳道時,幼兒不但要學習動作,心理方面也會發(fā)生變化,認知能力和情感意志也會逐漸提高,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幼兒的心理特點,可以采取游戲等方式教學跆拳道。教學過程中多多鼓勵幼兒,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信[2]。
四、提高禮儀培養(yǎng)
跆拳道重視培養(yǎng)美德,在跆拳道教學過程中,若將禮儀及美德培養(yǎng)都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對幼兒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禮儀培養(yǎng),引導幼兒在練習和生活中做到文明謙讓,與人交往時態(tài)度友好。禮儀不僅體現(xiàn)在形式上,還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而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很長的時間培養(yǎng)。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應該讓幼兒遵守禮儀[3]。
所以,老師在進行跆拳道教學時,將禮儀融入到教學的時候,不僅讓幼兒遵守禮儀,還應該讓其將禮儀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時,用禮儀來要求自己,養(yǎng)成謙虛好學的習慣。跆拳道教學是一種系統(tǒng)性及科學性都非常強的工作,老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4]。
五、結語
由于在現(xiàn)在的跆拳道教學中,缺乏專門針對幼兒的教學方式,所以在對幼兒的跆拳道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自身的生理特點,應該注重教學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注重幼兒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禮儀培訓,進而通過跆拳道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從而使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友運.情境教學法在少兒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6.
[2]殷林法.關于少兒跆拳道開展情景教學法的相關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44-245.
[3]胡莉.國學視域下《弟子規(guī)》對兒童修煉跆拳道的禮儀再建[J].體育時空,2016(8).
[4]李濤,蘇慶富.石河子市5~7歲幼齡兒童跆拳道訓練現(xiàn)狀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