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楊潔
1.西安培華學院 醫(yī)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2.解放軍第451醫(yī)院 婦產科,陜西 西安 710054
人體的關節(jié)運動是由肌肉的收縮帶動的,肌肉的運動都是有神經支配的,當人體神經受到損傷以后,相應部位的肌肉就會失去神經的支配[1],大約2~4周以后,相應的肌肉就會逐漸的萎縮,肌力降低。在臨床工作中,針對帕金森、周圍神經病變、重度燒傷、顱腦疾病及顱腦術后等病情引起的手部及腕部嚴重功能障礙[2-7],嚴重的影響了患者后續(xù)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8]。常見的有手指攣縮、手指變形、并指畸形、手腕部關節(jié)內收呈屈曲狀態(tài)等情況,使患者手腕部的功能嚴重障礙。
雖然臨床工作中也意識到提前預防的重要性[9],但計劃落實及后續(xù)跟蹤效果顯示恢復率低,主要表現在醫(yī)院住院期間的預防鍛煉,經過計劃、評估、實施、評價等過程,確保率達到86%。離院后的康復知識缺乏、技能掌握不全面等原因[10-13],常會使訓練中斷,造成嚴重的手部功能障礙。故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后續(xù)可借助輔助器具進行有效訓練[14],可以改善上述的不足?,F市面上已有手指矯正器、手部鍛煉腦癱康復矯形器、分指板、手指康復訓練器等器材,這些器材的功能是分指和鍛煉手部力量[15-19],但對于手指攣縮、手指變形、并指畸形、手腕部關節(jié)內收呈屈曲狀態(tài)等情況使用效果不明顯,達不到所需的要求。為了確保手指及腕部功能障礙改善及恢復,故針對手腕功能障礙之初的預防及障礙持續(xù)進行中的糾正、延緩發(fā)展、功能最佳恢復等情況,應具有相應可行、針對性強、簡單易操作的康復器材,這是我們研究團隊想要解決的問題。結合臨床之所需及多次的實踐改進,我們團隊研發(fā)了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臨床應用48例患者后效果佳,值得推廣應用。
聚丙烯膠板、EVA軟墊、加厚EVA軟墊、膠狀墊、彈性伸縮夾、掌指關節(jié)固定器。
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結構示意圖,見圖1。通過聚丙烯膠板一次性模具成型制作掌側及手指部分,并內襯EVA軟墊,在大小魚際處貼襯加厚EVA軟墊、掌心處貼襯膠狀墊、可調式掌指關節(jié)固定器有效連接掌側及手指部分(圖2),根據所需固定角度。手指間孔為3~5 cm,中指到手腕部的長度12~19 cm,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分為大、中、小號,按需擇用。彈力伸縮夾的兩側設有凹槽(圖3),可有效的卡于兩手指間。
圖1 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結構示意圖
圖2 掌指關節(jié)固定器結構示意圖
圖3 彈力伸縮夾結構示意圖
首先根據患者手腕部的攣縮程度調節(jié)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的掌指關節(jié)固定器,選擇合適的固定角度(選擇檔位卡,調節(jié)卡扣,固定角度。初始時大多數患者采取小于90°的角度,然后逐步大于90°,直至接近或者180°的固定角度)。其次患者手指可根據患者的屈伸程度置于矯正器的合適手指間孔內,指導患者進行手指微屈伸鍛煉,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逐步攀爬,預防及改善關節(jié)僵硬、肌肉萎縮、功能退縮等情況,增強手指的靈活性和功能恢復,接近正常狀態(tài)。通過患者手指間孔的選擇,患者的手腕部盡可能的緊貼于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上,手掌部直接緊貼于加厚EVA軟墊和膠狀掌心墊上,達到了舒適和防滑脫的作用。再次將彈力伸縮夾置于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的手指間,通過卡槽固定,分離矯正器的手指,利用高彈性能,可有效的進行患者的分指訓練,且還防止了強行分離所造成的不利因素,最終達到手指功能的逐步恢復。每次訓練約15~30 min,一日4~6次,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在作業(yè)治療期間教會家屬和患者使用方法,使鍛煉形成持續(xù)不間斷性,逐步改善和恢復患者的手部功能,定期評估、評價,及時調整訓練計劃,效果追蹤,使患者生活自理及生活質量提升。
選擇某醫(yī)院神經外科3個病區(qū)患者96例,按照入院時間的先后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單號為觀察組(使用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34~88歲,雙號為對照組(常規(guī)的鍛煉模式)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64~8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GC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1 兩組患者手部功能障礙程度對比情況
兩組患者手部功能障礙程度對比情況,見表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手部功能障礙程度對比情況 [例(%)]
2.2.2 兩組患者生活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生活滿意度比較結果,見表2。10 d時生活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本研究觀察組有2例、對照組有4例患者無法評估生活滿意度。
表2 兩組患者生活滿意度比較(例)
根據臨床使用觀察,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特別是對于居家康復的患者易于掌握操作規(guī)范,且提供了長期不間斷的鍛煉保證。預防手部功能障礙出現和改善手部功能障礙程度的加深,效果顯著,確保了手部功能的存在和功能障礙的盡快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從滿意度調查表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值得推廣使用。
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的優(yōu)點及注意事項:①根據手腕部的生理曲線,特在大小魚際、掌心處分別貼襯加厚EVA軟墊、防滑脫膠狀墊,確保手的重心位置不偏移,增加了局部的舒適感和緊貼感,控制肌張力的增加和大魚際萎縮,可使手指及腕部保持功能位,避免功能障礙的加重;② 可調式掌指關節(jié)固定器:可根據患者的手腕部的攣縮程度,可調試為直型和微拱形,選擇合適的角度后固定,患者手指可逐步從最低位的間隔攀爬孔開始,逐步適應,依次攀爬上移,循序漸進、有計劃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延緩攣縮,促進手指及腕部功能的恢復;③ 彈力伸縮夾可備多個,根據患者手指間的肌肉關節(jié)的障礙程度,進行分指間的鍛煉,可放置1~2個,彈力伸縮夾卡于兩手指間,特有的高彈力,可有效地促進手指關節(jié)及肌力的鍛煉恢復;④ 聚丙烯膠板具有質輕、厚度均勻、表面光滑、耐熱性好、機械強度高、化學穩(wěn)定性優(yōu)良和電絕緣性、無毒等特征。易焊接和加工,是最安全、最環(huán)保的材料;⑤ EVA(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柔韌性、抗沖擊性、填料相溶性、熱密封性、彈性好、耐化學腐蝕,柔軟親膚、舒適等性能作用,內襯于便攜式多功能攀爬矯正器的接觸皮膚面,避免了聚丙烯膠板對皮膚的直壓感;⑥ 人性化設計、操作簡單、便攜式、隨時可進行鍛煉。安全的材質、合理的配置、專人專用或多人使用,清洗消毒方便;⑦ 注意事項:臨床使用時嚴格按照操作要求,提前評估使用者,根據使用者的現實情況選擇合適的型號及具體的使用方法;培訓使用者的家屬,確保居家使用的安全;形成動態(tài)評估、評價、效果追蹤,正確制定計劃和實施的落實。強調使用中不能急于求成,應循序漸進,以使用者的最低達到的限度為最基礎,鼓勵使用者,增加其信心,達到設想的目的。
該抗攣縮多功能手指攀爬矯正器有效的預防和改善了患者的手部的肌肉攣縮、關節(jié)僵硬、功能障礙等情況,在作業(yè)治療期間教會家屬使用,操作中要注意循序漸進,使鍛煉形成持續(xù)不間斷性,逐步改善和恢復患者手部的功能,達到生活自理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鄭新民.掌腱膜攣縮癥的治療[J].中外健康文摘,2013,(19):121-122.
[2] 桂國慶,姚玉婷,付建華,等.小兒手燒傷后瘢痕畸形的綜合治療經驗[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2(6):234-235
[3] 李杰.75例掌腱膜攣縮患者術后的手功能訓練[A].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分會全國周圍神經學術會議暨東北地區(qū)第三屆手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
[4] 張樸麗,呂慶尚.封閉式負壓吸引應用于小兒手燒傷后瘢痕攣縮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15):83.
[5] 王康安,伍國勝,孫瑜,等.手燒傷瘢痕攣縮的預防和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燒傷雜志,2017,33(1):58-61.
[6] 李東.小兒手瘢痕攣縮的治療[A].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學學術會議暨山東省第十四次燒傷整形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
[7] 傅育紅,徐敏,朱麗萍.前臂再植術后患者早期預防手內在肌攣縮的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6):492-493.
[8] 楊紅.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預防中早期功能鍛煉的意義[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5):263-264.
[9] 吳奕垣.小兒手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整形修復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1):250.
[10] 傅育紅,徐敏,郭玲.早期應用運動處方預防斷掌斷腕再植術后手內在肌攣縮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19):1813-1814.
[11] 孫曉斌,趙國權,焦延杰.腕部環(huán)形絞挫傷[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3,28(3):285-286.
[12] 豐利,袁碧.嚴重雙語雙手燒傷疤痕攣縮病人術后的康復護理[J].醫(yī)藥前沿,2015,(13):253-254.
[13] 徐琴,劉曉琴.高原地區(qū)手部瘢痕攣縮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與功能康復訓練[J].華西醫(yī)學,2013,28(7):1083-1085.
[14] 張興國,朱曉偉,王中偉.手體位器的研制和應用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1):90-91.
[15] 李向華,王麗麗,韓成俊.早期應用自制手插矯形板對預防偏癱病人手攣縮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6):72.
[16] 朱嬋,易南,石夢娜,等.功能訓練聯合自制手屈曲訓練帶治療手背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效果觀察[J].中華燒傷雜志,2017,33(7):426-430.
[17] 易南.手夾板在燒傷后預防和治療爪形手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創(chuàng)傷修復(愈合)與組織再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18] 侯春勝,劉慶葉,郝紅飛,等.掌骨指骨牽引矯治手掌側燒傷后瘢痕攣縮效果回顧性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15,31(3):172-176.
[19] 錢俊,芮永軍,張全榮,等.帶關節(jié)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療手部關節(jié)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5,3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