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資源很豐富,語文教學要實現綜合的教育目標,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更要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正確的道德思想教育。教師要注重滲透的原則,將道德教育自然滲透的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去。
【關鍵詞】語文教學 道德教育 針對性 思辨能力
語文這門學科是人們用來交流溝通的語言文字類的工具性的學科。在學習語言文字,學習短語,學習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在這些內容中,本身就包含著很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元素。所以,教師要從語文這門學科的基本特點出發(fā),結合語言這門學科的優(yōu)勢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一、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活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逐漸形成了是非觀念,善惡觀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逐漸增強,對周圍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解讀和看法,不過,初中的學生也容易受到環(huán)境和受到別人的影響。一般說來,初中生道德品德的形成,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處于依從階段的態(tài)度與品德,其水平較低,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是態(tài)度與品德建立的開端環(huán)節(jié)。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fā)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與依從相比,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等特點。到了內化的階段,學生就會有自律性,內在的超我會監(jiān)督學生的行為,會自我覺察,會進行道德判斷,做了錯事會進行自我的譴責。所以,到了內化的階段,學生較為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品德就養(yǎng)成了。
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把語文學科作為一項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滲透的工具。然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語文學科教育的主要任務,兩者是同等重要的,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讓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知識,在學習語文的基本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思考很多的道德問題。所以,在教學中具體開展道德教育活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而展開,在教學中講到關鍵點的時候,讓學生進行思考,組織學生們對文章中的觀點或現象進行討論,讓學生們都將自己的觀點展示出來。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他們善于思考也樂于思考。這題是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將思想性滲透其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圍繞問題的回答和爭論,豐富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學生的思辨提供充足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就事論事,用證據說話,而不是進行言語上的攻擊。教師尤其,可以涉及一些道德上的兩難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可以擴散他們的思想范圍。在不同觀點和證據的呈現下,學生往往就能夠培養(yǎng)出來這個問題更加成熟的看法,久而久之,他們的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講述《放棄射門》這一課時,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福勒這樣做是否值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對課文本身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而不是僅停留在表層。所以,學生的答案沒有對錯,在思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識才是最重要的。
三、發(fā)揮初中語文這門學科的優(yōu)勢,明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
如前文所述,初中語文這門學科,具有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優(yōu)勢。例如,在很多的課文中,文章的主題就是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進行教育引導。因此,在學習到這樣的文章時,教師不要一帶而過,而是要將教育教學的目標有效的完成好。可以將文章的深刻內涵與現實生活當中的具體實例結合起來,讓學生運用文章中所提供的思考方式以及觀點,去指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F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愛國憂民思想等。這些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絕佳素材,教師要善于利用,結合課堂辯論,演講比賽等活動,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引向深入。
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不要讓學生認為這些內容是強加給自己的,這些觀點是作者和老師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充分的交流,要了解學生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對一個觀點他們有怎樣的顧慮。在現實生活當中有沒有一些反例,發(fā)揮著消極的影響作用,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遭到挑戰(zhàn)。只有把這些問題了解清楚,就是在道德教育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有效的德育教學活動。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這門學科具有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天優(yōu)勢,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德育很好的貫徹下去。要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人生的哲理,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邵林喜.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文本之夢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董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德育資源探究[D].北華大學,2016.
[3]韓新榮.語文教學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情感教育作用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