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對于排球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要求,隨著競技體育的發(fā)展而逐漸提高。隨著排球比賽節(jié)奏的逐漸加快,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已成為現(xiàn)代排球運動中一項重要的評估因素。目前我國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較為陳舊,不能完全滿足排球日常訓練與比賽要求。筆者通過觀察我國排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提出合理化建議,完善原有訓練方法,為我國排球運動員的未來發(fā)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排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34-01
一、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原則
1.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適度原則
排球運動員在賽季前,需要通過集訓的方式逐步調整自身的體能素質,去適應賽季前體能訓練的強度、時間、頻率等運動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提高賽季前體能訓練的要求標準。每位排球運動員進行強度不同的訓練,才是有效、科學的訓練方法。根據(jù)每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體能素質、訓練基礎的不同,對體能訓練的時間點、運動量、頻率等因素,也要進行不同的調整。
2.排球運動員的體能周期安排原則
根據(jù)每位排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的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因素的體能訓練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的體能集訓對于排球運動員而言,成效不大。在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中,安排身體素質差距不大的運動員,為一個小組進行訓練,個性化的訓練模式是必不可缺的。參考運動專項的特殊性、適應性、訓練水平等方面,制定個性化的體能訓練模式,才能有效的評估、調整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科目中的變量[1]。
3.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整體效應原則
排球運動的體能訓練,是一種整體性訓練的訓練模式。每位教練員與運動員,都存在不同的適應性因素,很難互相關聯(lián)、共同發(fā)揮作用。所以,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是一種整體性很強的訓練模式,通過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協(xié)調性相互融合,才發(fā)揮整體作用,達到科學化、人性化的訓練體系[2]。
二、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分類
1.排球運動員的綜合力量訓練
優(yōu)秀的排球運動員需要具備綜合性力量,排球運動員的體能是綜合性力量的基礎。綜合性力量由力量上限、爆發(fā)力、耐力這三大因素組成。對于排球運動員而言,綜合性力量的要求較高,從彈跳力、速度、手臂揮擊、救球靈活度等基礎體能訓練統(tǒng)一提升,才能有效提高排球運動員的綜合性力量[3]。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力量訓練,也要有逐漸加強耐力訓練的計劃,從而讓排球運動員帶動身體、腹背肌、上肢、肩帶肌群等部位快速收縮力量的形成。
2.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訓練
排球運動員對于彈跳力的訓練要求非常高,所以不能單一的鍛煉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這樣的提升很小,要從多方面進行彈跳力的訓練。通常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訓練有三個方面:原地彈跳力、助跑彈跳力、定向彈跳力。
排球運動是集體能、戰(zhàn)術于一個整體的運動項目,在雙方實力均衡的情況下,對于排球運動員的身體靈敏度也有較高的要求。無論從快速進攻、扣球、起跳等技巧而言,還是從戰(zhàn)術變化來看,保持連續(xù)彈跳所需的身體素質,需要較強的體能訓練才能達到要求,戰(zhàn)勝對手。
3.排球運動員的速度訓練
排球運動是一項要求運動員具有較強的爆發(fā)性力量的運動,對于反應、移動、揮臂、起跳等速度的要求,均有較高的要求。排球運動員的各項速度,是決定防守、進攻、走位是否有效反擊對手的關鍵因素。團隊整體的反應力能也十分重要,所以提高團隊的肢體默契程度,而非語言溝通,才能有效提高團隊的整體默契度與每位隊員的領悟力。
4.排球運動員的靈敏、柔韌訓練
排球運動要求速度、進攻性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也要求排球運動員自身身體的靈敏度和柔韌度,對于比賽中傳球、接球等方面,有著關鍵性作用。在日常體能訓練中,塑造每位排球運動員自身的靈敏度、柔韌力,對于比賽所需要快速反應能力而言,有很大的幫助。
5.排球運動員的運動耐力訓練
排球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制度是五局三勝制,這就要求排球運動員需要良好的耐力。在日常排球運動體能訓練中,針對加強彈跳力、移動耐力等訓練項目,綜合提升運動員自身的耐力,這需要長時間的體能訓練才能有效提升身體素質,以至達到比賽對于身體的體能要求。
三、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建議
排球比賽季前體能訓練,是幫助運動員儲備體能的最佳時期。賽季中的體能訓練是幫助運動員適應白熱化的比賽進程,而繼續(xù)儲備體能。針對比賽中出現(xiàn)的具體體能要求,選擇較為合適的體能訓練項目,才能保證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以較好的狀態(tài)發(fā)揮更高的水平。
四、結語
排球運動對排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只有提高體能靈敏度、力量、反應等身體素質,才能在比賽中發(fā)揮較高水平。排球運動員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清晰的了解自身身體素質,在體能方面上的不足,根據(jù)所需因素制定針對性的體能訓練計劃,才能有效提高排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郭仁紅, 葛春林, 郝霖霖. 國外排球項目科研的前沿與熱點分析[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 29(2):164-170.
[2]羅晨, 張夢雪, 薛晨,等. 優(yōu)秀沙排運動員薛晨肩關節(jié)脫臼的運動功能康復訓練效果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 40(6):60-65.
[3]卓金源, 吳趙昭, 徐旻霄,等. 高原體能訓練對我國高水平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身體機能與形態(tài)的影響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 40(3):93-100.
作者簡介:楊茹芳(1977-),女,漢族,江蘇無錫,體育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排球教育教學訓練與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