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芬
語文是到處存在的,不能被我們局限在課堂上或者是生活中,如果我們一味采用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方式,很顯然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所以想要真正達到提升職業(yè)學院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我們還是要堅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學校和教師要嘗試為學生營造出良好且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講臺,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并且還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各種各樣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面對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能盲目地批評或者不聞不問,反而要學會保護,不斷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讀書并做好相應的筆記。
作為一名職業(yè)學院的語文教師,自身也要做到具備飽滿的精神、親切的語言以及溫和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情感魅力感染更多的學生,促使學生以更加良好的姿態(tài)投入學習中去。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開闊知識面,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一些方法認真學習課外讀物,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久而久之,學生收集、分析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為了給學生營造出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對教師的要求是具備制作優(yōu)良課件以及熟練運用電教設備等的能力。教師在選擇音樂做課堂氛圍“助推劑”時,要選擇那些和課文內(nèi)容、意境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相和諧的樂曲,同時還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配備上朗誦等方式,提升課堂氛圍。總之,運用圖畫、音樂等方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一方面能夠展現(xiàn)出各個學科之間的緊密性,另一方面還能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熏陶,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自主性課堂主要展現(xiàn)的就是學生的自主性,所以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說出來,為學生提供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職業(yè)學院的語文教師要采取各種方式不斷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制造更好的機會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斷提升其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
都說英語有口語一說,其實語文也是有口語的,生活中的語言千變?nèi)f化,對于學生來講,學習語文知識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于口語交際,但是職業(yè)學院學生的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為了讓他們變得想說愛說會說,教師要嘗試將課堂和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目前,有些學校的教師為了實現(xiàn)提升學生語文口語能力的目標,都會選擇從學生熟悉的事情著手,比如,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讀的課外書。首先,在課堂上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有提前準備的時間。其次,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先進行討論,互相講述自己為什么要推薦這本書,理清自己的思路。最后通過在全班學生面前講述自己喜歡書的理由,或者是闡述書中的內(nèi)容的方式,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而言之,職業(yè)學院語文課堂的精彩程度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之間是有一定關系的,前者高則后者會隨之升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學院語文教師能夠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不斷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自主學習的方式與方法,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斷學習、探索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表達自己的見解,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自主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進行口語表達,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進而提升語文成績和表達水平。
[1]李志茹.自主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21世紀中學生作文(初中教師適用),2009(7):21.
[2]習小鴻.語文自主性學習策略探析[J].文學教育(中旬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