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為
生物學科知識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上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實驗課堂的開設,能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有效結合。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內容和學習側重點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要求高中生對生物學習策略能作出相應調整,通過對生物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和分享,可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進一步發(fā)揮生物學習在學生成長發(fā)展上的積極作用。
1.加強對生物實驗的重視
高中生物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生物學習中的知識點通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因此,在進行生物課程學習時,應重視生物實驗課程,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保證對知識的充分掌握。并且理論知識可起到指導實踐活動的作用,是提高生物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此后,我們要根據實踐過程探究實驗原理,來理解實驗核心思想,并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理論知識的延伸。
2.合理配置學習時間
合理配置學習時間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并且課程安排較多,需要我們能合理安排課后學習時間,以便有效吸收課堂教學內容[1]。一方面,要求我們對自身學習能力有明確認識,總結學習中的重難點,加強對自身薄弱點的記憶和鞏固,即在這些知識的學習上安排更多時間,而對掌握較好的知識進行簡單回顧便可。通過這種學習時間的安排,能保證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生物知識。另一方面,應對整體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根據自身學習特點,在生物學習效率較高時間段進行生物學習,這同樣是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關鍵。
3.重視做題和總結
做題和總結是一種較為常見并且應用效果良好的學習策略,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同樣可采取這一學習手段,定期對以往習題、作業(yè)和試卷等進行歸納總結,尤其應針對其中錯題建立錯題集,為之后的針對性學習提供參考依據。例如,大多數學生在整理錯題集時,會根據具體題型特點來進行錯題的分類,并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之后可利用錯題集進行復習,重點練習錯誤率較高的題型,開展針對性練習。這種學習策略的應用,能有效實現學習質量的提高。另外,錯題整理屬于一種學習策略,我們要學會能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該策略,以便發(fā)揮其在提升學習效率上的有利作用。
4.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及基本概念
在生物學習中,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概念是其他知識得以延伸的理論依據,同時在高考考查的知識中占有較大比例。因此,為了取得較好的生物學習效果,有必要加強對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視,保證在充分理解基礎知識及概念的基礎上,將其靈活運用在其他知識的學習中。一方面,教師會要求學生熟練背誦教材中出現的名詞定義,并注重概念中的限定詞,明確判斷其與其他名詞間的具體聯(lián)系。另一方面,對于描述一個生物過程的名詞定義,應主要采取動態(tài)記憶方法。例如,在記憶光合作用、有絲分裂以及呼吸作用等過程性概念時,學生會在腦海中形成上述過程各階段的實際表現,并在動態(tài)理解的作用下,對基本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認知和了解,是保證生物知識有效掌握的重要學習策略,對學生生物學習有較大幫助。
1.觀察對比法的運用
這一學習方法是指在理解基本概念時,針對相關生物發(fā)育特點、外部形態(tài)以及內部結構等內容進行觀察,對其中具體的特點進行思考,從而對基本概念有深入了解[2]。另外,在一些系統(tǒng)化學習中,還需要找到相似的知識點,并進一步進行對比,在對彼此差異性及共性有一定掌握的基礎上,可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例如,在學習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細胞和染色體等知識時,便可運用觀察對比法,分析其內部組成和功能等方面的異同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在實際應用觀察對比法時,應有針對性地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比較,并逐漸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計劃。
2.記憶學習法的運用
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需要背誦大量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概念,因此學生在熟練掌握各種知識的基礎上,應歸納總結這些知識的相通之處,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而記憶學習法的運用能保證良好學習效果的實現,尤其在基礎知識學習上有重要應用價值。記憶學習法具有較好的實效性,將其運用在生物學習中,可保證生物學習的順利開展。記憶學習法主要包括簡化記憶法和聯(lián)想記憶法兩種,其中簡化記憶法是指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思考和總結,并對復雜的知識概念進行歸納,將其簡化為幾個容易記憶的字或詞語進行記憶,可提高學習效率。而聯(lián)想記憶法主要應用在較為抽象的概念記憶中,通過這種方法的運用,能對概念中涉及的現象和規(guī)律等展開聯(lián)想,如學生借助圖片、視頻等學習工具來輔助記憶,可起到降低學習難度的作用。
3.歸納總結法的運用
歸納總結法的應用,不僅能保證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充分掌握,還能幫助我們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從而保證整體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實際學習中,可根據教材內容和筆記,將接觸到的知識點總結出來,并基于生物教材中的各個模塊, 進一步細化分類,并將不同分類間關系準確表示出來,形成系統(tǒng)的生物知識網絡,可理清學習思路,并突出重點知識。另外,在進行復習時,可結合知識網絡開展學習活動,快速找出掌握較差的知識概念,并以這一知識點為核心,進行發(fā)散式學習,能有效深化對該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系統(tǒng)復習所學的生物知識時,可結合教材繪制思維導圖,并在大致框架完成后進行各知識點的延伸。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便可看作歸納總結過程,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意識,并能保證他們較好地掌握知識點間聯(lián)系。
4.合作學習法的運用
合作學習法的運用,能確保生物學習高效、高質量完成,要求我們能充分調動周圍可應用的學習資源,實現自身學習效果的提升。首先,在課前預習階段,要求能對新接觸知識共同進行研究,并將自身想法闡述出來,同時可吸收他人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便保證在學習任務有效完成的同時,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其次,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應保證學習活動參與者的思想充分表達出來,并針對不同的解題看法進行驗證,找出其中正確或者錯誤的原因,這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最后,在課后學習中,同樣可對創(chuàng)新型學習方法進行交流和分享,能起到提高學習質量的作用,這同樣是合作學習法在生物學習中應用價值的重要體現,在我們的發(fā)展上有積極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與其他學科相比體現出一定的特殊性,為了取得較好的生物學習效果,不僅要求我們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要求能結合自身學習習慣和學科特征,找到適當的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并加強對知識的掌握。通常應用在生物學習上的方法主要包括觀察對比法、記憶學習法、歸納總結法和合作學習法等,通過上述方法的應用,學生能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1]朱瑞濤.高中生物學習經驗總結與分享[J].人力資源管理,2017(11):279-280.
[2]羅肖霞. 高中生物校本教學資源平臺開發(fā)的理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