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軍
摘 要轉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恰到好處地體現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必要指導和補充,真正實現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
關鍵詞教學理念轉變;自主學習;強化課堂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6-0243-01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從教師來說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我們提出的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是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五步教學模式即:
(一)目標導航:即揭示教學目標
就是指教師要在學生自學之前讓他們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二)問題導學:即自學前指導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他們需要自學什么內容,怎樣進行自學,可以用多長時間,最后達到什么要求等等。
(三)自主交流:即學生先學和展示
是指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過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并內化到自身的知識結構。
(四)解疑點撥:即后教,解決學生疑難、找規(guī)律作點撥
是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結合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五)反饋檢測:即當堂訓練
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步驟,具體到不同課程和不同類型的課,這一模式的結構和具體操作步驟可能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不管怎么變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始終遵循兩條線:一是學生的自學和練習,這是明線;二是教師的指導,這是暗線。
二、強化課堂方式轉變的形成要素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應該在課前充分地讀懂課標和教材,反復推敲和細化教學目標,認真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1.做好課堂練習題的設計,提高學生練習的高效性。練習是學生有效地鞏固和應用知識的有效手段。練習的目標是努力化知識為能力,所以必須有當堂練習的時間保證,練習的內容應具有針對必性、量力性和典型性。即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和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布置不同層次的習題,作業(yè)內容要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難度要適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為高效課堂提供最好的保證。
2.做好課堂教學評價研究,提高教學評價的高效性。高效課堂的評價主體,應從“重教”轉向“重學”。從主要評教師怎樣教(教態(tài)、語言板書、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等)轉向重點評學生怎樣學,看學生自學的情緒,是否緊張地動腦、動口、動手,自學的效果如何,看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否有思維的碰撞,交流是否有思想。即使是對課堂上教師的“教”的評價,也要通過學生是否在緊張地學習、學習效果怎樣等方面來評價。這樣,評價主體由“重教”轉向“重學”,促使教師把備課、講課的功夫花到引導學生學習這方面來,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愛學、樂學、會學,能力不斷增強。評價重點也應由“形式”轉向“效果”,這樣,教師備課、講課才會從實際出發(fā),講究實效,也才能杜絕教師教學的形式主義、花架子,真正達到讓學生“動”起來,讓教師“懶”起來的目標。
(二)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
1.主動的課前預習。高效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在討論時更能有的放矢,瞄準學習重點,從而達到攻克難點的目的。所以每天必須給學生安排具體的預習任務,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會流暢得多,輕松得多。
2.主動的課堂學習。課堂上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會學習。學生必須要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才能將知識理解于課內,才能靈活應用于不同類型的知識。一個連基本的知識都沒掌握的學生是談不上提高的。這也就是教師平常所說的向課堂要效率。
3.主動的課后鞏固。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次作業(yè)都要先復習然后再做題。然后要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每次作業(yè)。教師要告戒學生萬萬不可眼高手低,應該從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搞好自己的學習。
三、在不斷實踐中提升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應用管理
1.加強集體備課,提升課前準備的高效性。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必須有不斷更新的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為了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智慧,促進整體提升,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真正實現資源共享,讓全組教師都能高效備課,必須抓好集體備課。每位教師要積極參與集體備課活動,各抒己見,充分討論,統(tǒng)一認識,要充分研究集體備課的內容、形式、原則、方法等。把集體備課的過程當做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吸取的過程。在每次集體交流中,教師不僅討論備課的教案,還要就教師的困惑反思或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式的研討,通過這種方式促使每位教師提高課前準備的高效性。
2.提倡教師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推進,各學校教學條件,教學設備的改善,先進的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使用,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一結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注意力集中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教與學模式的改變。
3.加強教學效果的檢測,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方式推進。科學、合理、適量、難易適中檢測試題能更好的展現教學效果,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能更好的促進課堂教學。
總之,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課堂及教學方式的轉變,理念更新,專業(yè)成長,離不開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師生的和諧配合,更離不開學校管理的提升。
基金項目:2018年度河南省扶溝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農村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一般課題[2018]—fgjy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