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志森 陳天偉
摘 要:化學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期間,需要不斷簡化化學知識點,特別是能在有趣的故事中帶領學生分析化學原理,并能在奇妙的實驗中闡釋化學現(xiàn)象,進而能讓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關鍵詞:化學;教學;情趣藝術
化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變化的學科,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且對教師的理性推導思維有著積極的影響,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設的時候會面臨壓力與挑戰(zhàn)。當前,傳統(tǒng)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狀況是嚴肅有余、趣味不足的情況,整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情緒較低,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學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不斷地使用新教學方法,力爭將教師從傳統(tǒng)的教學“束縛”中解放出來,使學生能更好的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一、 生活回歸 體驗實驗的趣味性
化學學科來源于生活,其研究成果也都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很多自然界當中的現(xiàn)象能夠利用化學知識進行解釋,從而讓人們更好地理解自然規(guī)律,更好地在自然界當中生存?;瘜W知識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能夠發(fā)揮出很多的作用,人們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有效應對來自生活的各種問題。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硫相關知識點時,會學習到其具有漂白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當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如,市場上有很多不良商販,他們利用二氧化硫所具有的漂白能力,將銀耳等食品進行漂白,使得本來成色并不很好的次品,通過漂白變成了成色很好的上等品出售,獲取高額利潤。這種行為對人們的食品安全造成了非常大威脅,使用二氧化硫漂白過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大的隱患。再如,很多書籍在長時間存放過后便會出現(xiàn)變黃的現(xiàn)象,這時便可以利用二氧化硫進行漂白,使其恢復到雪白的顏色。為了更加深入地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點,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印象,教師可以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從而對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 情景引入 品位知識的情趣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進行情感色彩的引入,特別是在學生能熟知具體、形象的生活場景以后,要帶領學生對其內在情感進行體驗,進而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品位化學知識。教學活動中一些較為逼真的情景引入,能將抽象的化學理論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使學生能直觀的對其進行感悟,也能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能增大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授“金屬鈉性質”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先要為學生引入學生熟知的“婚姻”話題,并讓學生在其中扮演角色,創(chuàng)設模擬的情景,進而能探究到金屬鈉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當男人A和女人B結合成為家庭以后,這就叫做“結婚”,這就猶如金屬(Na)與(O2)反應能生成氧化鈉(Na2O)一樣,這種貼切的比喻能將金屬鈉與氧氣的化學反應更好地表達出來。教師使用這種新穎的表達方式,能更好地激發(fā)其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金屬鈉的性質。接下來,教師在對教學情境進行細化,并將相關的反應情境更好的列舉出來,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能讓學生對金屬鈉的性質有著深刻的認知與了解。譬如,將金屬鈉放到石棉網(wǎng)上進行加熱,并與氧氣發(fā)生反應(2Na+O2Na2O2)生成過氧化鈉。
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真實的情景再現(xiàn),可以將金屬鈉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的過程給學生展示出來,然后教師對反應的現(xiàn)象以及情況進行簡要的介紹。使用生動的場景搭設,能為化學知識賦予更多的生命活力,并能讓每個化學元素或者化學符號變得人性化,也能讓每個化學反應變得真實化,這可以為化學增添無限的生機與趣味。
三、 通過故事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化學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間轉化規(guī)律的自然學科,通過化學的學習,能夠對日常生活當中的很多現(xiàn)象進行解釋。在高中化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故事進行課堂氛圍的渲染,激發(fā)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好奇心。將化學知識點與帶有趣味性的故事相結合,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當中,在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點。
例如,為了讓學生增加對化學這門學科的了解,明白化學學習的研究對象都是什么,掌握如何探究化學知識的方法,通曉化學學科的形成以及衍變過程,教師可以將與化學相關的故事融入課堂教學當中。通過這些故事,將化學的發(fā)展史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到學生面前。如,從北京猿人掌握取火的能力,并且能夠將火種保存下來,到中國古代研發(fā)陶器并鑄造青銅器,從而使得生產(chǎn)力得到解放,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再到后來人們發(fā)明了造紙術、火藥等等;國外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掌握氧氣和氫氣的制取方式,并提出了原子理論;元素周期表以及相關規(guī)律的掌握,原子核模型的建立等等。再到現(xiàn)代工業(yè)當中的聯(lián)合制堿法與蛋白質的第一次人工合成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化學發(fā)展史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事件,教師可以以此為例向學生展示化學學科的由來和發(fā)展,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化學。通過教師的講述,能夠在課堂教學當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化學并主動投入到化學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化學故事作為教學切入點,有效開展課堂教學。
四、 結束語
教學是一件嚴謹?shù)氖虑?,但是也是充滿樂趣和情趣的事情。因此,情趣教學活動的開設值得研究,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開設,需要教師使用有趣的教學方法,讓教學由繁到簡,由嚴肅到趣味,用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能引導學生對化學奧妙的探尋,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樂趣,使學生能在化學知識的海洋內徜徉。當然,教學的時候教學要有方法,但是教學的方式則是靈活多樣的,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不斷地進行研究與學習,并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情趣教學,進而滿足“教學有法”。
參考文獻:
[1]黃華.化繁為簡 從嚴肅到趣味——高中化學教學的情趣藝術[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23):45-47.
[2]賀蘭.幽默讓化學課堂充滿笑聲[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5(30):78-79.
作者簡介:
駱志森,陳天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