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青少年是個人成長的關鍵階段,但是這一時期他們的心智發(fā)育并不完全,在受到社會環(huán)境及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沖擊下,加之部分家庭、學校缺乏關愛及監(jiān)管,青少年已經(jīng)成為了犯罪的高危人群之一。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總體依然呈上升趨勢,且犯罪模式向著低齡化、集團化、智能化發(fā)展,在國家改革發(fā)展的攻堅階段,這必然會帶來不小的社會問題,因此預防青少年犯罪顯得尤為重要。預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學校及社會都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斷完善青少年犯罪預防措施,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 特點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250-02
一、 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現(xiàn)狀
“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身上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國家和社會為了培養(yǎng)青少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但是社會變革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加之青少年自身對不良因素的免疫力較低,部分家庭及學校對青少年犯罪預防重視程度不夠,使得青少年逐漸成為違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之一。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數(shù)為236341人,占刑事犯罪總?cè)藬?shù)的19%,其中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人數(shù)達43839人。這些青少年因為犯罪問題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污點,有的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青少年犯罪在我國現(xiàn)階段發(fā)展過程中已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它不僅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美滿,更影響著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預防青少年犯罪對家庭、國家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一)犯罪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997年至2011年,我國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數(shù)呈明顯上升趨勢,2011年至2015年略有下降;1997年至2008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shù)呈明顯上升趨勢,2008年至2015年有所下降;但兩組數(shù)據(jù)總體呈上升趨勢,而且據(jù)調(diào)查顯示,青少年違法犯罪成員中在校學生所占比重居第二位[1],而且呈逐年遞增趨勢。
(二)犯罪形式向團伙化發(fā)展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頻繁發(fā)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是盜竊、搶劫、故意傷害、強奸、故意殺人、詐騙等七類案件,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容易受到社會混亂意識的影響,再加上近年來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德育思想教育的放松,于是各種類型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活動頻頻出現(xiàn)。更令人擔憂的是,未成年犯罪中有70%已形成團伙犯罪,有的已經(jīng)形成穩(wěn)定的集團。
(三)智能化犯罪增多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發(fā)展,青少年的違法犯罪手段已經(jīng)由簡單隨意的方式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除了一般的搶劫、盜竊之外,青少年犯罪還出現(xiàn)了高智商犯罪和計算機高手參與犯罪的情況,比如偽造證件、偽造印章、冒領支票等嚴重侵害社會利益和社會安定的犯罪行為。
三、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對策
青少年犯罪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不良的外界環(huán)境因素以及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溫床”,低齡化、集團化、智能化犯罪日益增多,社會各界應共同提高警覺。如何預防、減少及控制青少年犯罪,也是社會各界應承擔的重要課題。
(一)重視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青少年茁壯成長的根基,但是近年來,家長往往在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問題上失去理性的思考,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只需要物質(zhì)層面的滿足,而不會在意孩子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引導[2][3],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給青少年犯罪埋下了隱患。重視家庭教育,首先家長應該嘗試了解孩子,遇到問題時應當與孩子平等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給予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貫的“我說你做”。同時,開設家庭教育咨詢中心,進行知識講座,引導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4]
(二)加強校園預防
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場所大部分都是在學校,進一步加強校園青少年犯罪預防能從根本上控制青少年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首先應該注重教學方式改變,讓青少年愛上學校,留在學校。目前大部分教學方式過分死板,這就導致青少年產(chǎn)生厭學行為,加重逃課現(xiàn)象,使社會不良因素有機可乘。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可以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例如,課堂上可讓學生來講課,老師在一旁輔導,課外學??山M織學生去室外進行各類有益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實踐教學,以此激發(fā)青少年活躍的思想[5],使他們對學校生活產(chǎn)生向往以及依賴,減少他們與社會不良因素接觸的機會。此外,學校一定要強化學校內(nèi)部管理,嚴肅校紀校風,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6],對學校周邊不良娛樂場所進行整頓清理。
(三)推進社會預防
我國人口密集,社會中存在的各種不良風氣都有可能演變成影響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因素[7],因此預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并積極參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各社區(qū)學校,對青少年進行文化、衛(wèi)生、科普、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加快青少年道德和心理素質(zhì)社會化的進程,增強青少年自身免疫力。第二,從嚴格管理和整治文化娛樂場所開始,嚴厲打擊各種不良風氣在社會當中的蔓延,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和溫馨的社會氛圍。[8]第三,積極解決青少年中的就業(yè)就學等問題,重點保護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人,防止他們流落社會,受壞人引誘教唆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9]
四、結(jié)語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民族文明的延續(xù),更是民族復興的希望,他們的茁壯成長決定著我國未來在世界各國之中的地位。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唯有預防才是治本的唯一途徑,而預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會應當共同承擔的義務,不斷完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對策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努力,這樣才能最終促進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鄭紅麗,羅大華.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學研究新進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0(6):110-115.
[2]謝建社,劉念,謝宇.青少年犯罪的時空分析-來自廣東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調(diào)查[J].中國人口科學,2014,(3)115-128.
[3] 趙文婧.青少年犯罪預防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2,288(3):288-290.
[4]楊宗輝,田野.我國青少年犯罪預防對策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6,45(6):45-50.
[5]林栗鳳.如何從標定理論的視角預防青少年犯罪[J].法制博覽,2016,257(1):33-40.
[6]藤洪昌,李月華.基于心理成因的青少年犯罪預防分析[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37(4):37-40.
[7]蔣索,何珊珊,鄒泓.家庭因素與青少年犯罪的關系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3):394-400.
[8]方木金.論青少年犯罪綜合預防機制之構(gòu)建[J].青年探索,2014,84(6):84-89.
[9]王素明.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預防[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9,65(3):65-67.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