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
自讀小學以來,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數(shù)學,學得好的當然也是數(shù)學。而語文卻是普普通通的。在師范學習時,我想著畢業(yè)了,我一定要上數(shù)學??墒?,在實習時,由于一些原因,我實習的科目竟然是語文。在實習的一個月里,我認真向指導教師請教,課前認真?zhèn)湔n、鉆研課本,認真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一個月的認真,讓我喜歡上語文這一學科,愛上語文課堂。
因此,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在將近17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深入教學研究,認真鉆研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17年的語文教學,讓我更加喜歡語文這一學科,更加熱愛教師這一職業(yè)。下面根據(jù)本人點滴的工作經(jīng)驗談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體會。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覺得首先是端正工作態(tài)度。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就說語文教學工作,它包括擬寫計劃、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作文、測試……總之是要做很多很多的“小”事。認認真真地做好這些“小”事,學生的語文成績一定會提高。反之,如果不認真地去做好這些“小”事,你再有多好的教學方法,我覺得也是徒然。
而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是設計好教學導語。每次去聽老師們的課,聽下來的感受就是導語相關重要。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jié)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一是根據(jù)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學習目標來構(gòu)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二是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nèi)涵的要點實質(zhì)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nèi)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三是要生動、有感染力。有的老師設計的導語很好,可是其語言不夠生動,導致導語很卡,效果就不一樣了。而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diào)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輔助課件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其問題要與課件相適宜,不能讓課件出來了,再照著課件讀問題。杜絕“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shù)纳疃?,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gòu)思處、事物的聯(lián)系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fā)展處以及內(nèi)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jié)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然后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是必要且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好的情境問題,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氛圍,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一張嘴、一塊黑板、一張嘴”的尷尬局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如果情境問題過大,過于寬泛,學生容易“跑調(diào)”,很難被引入課堂學習的正軌,造成課堂教學時間嚴重不足,寶貴的學習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有一句話不是說得好嗎?與其強烈要求學生愛上你的課,不如讓孩子愛上你。只要我們從內(nèi)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就會愛上你的語文課堂,課堂上主動學習,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接著是板書設計。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教學技能,它影響著整個教學過程。現(xiàn)在,由于多媒體教學很普遍,老師們就會過多依賴課件播放,忘記了板書。他們覺得什么重要的內(nèi)容,都在課件中播放了,板書就多余了。其實不然。一堂課的好壞,透過板書設計這面“鏡子”就可以看出來。獨具匠心、恰到好處的板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的板書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而且能使學生通過板書對所學內(nèi)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要求,精心設計并確定板書內(nèi)容、格式,力求體現(xiàn)教材的思路。還要注意的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板書的字跡一定要清晰、規(guī)范。有的老師總說:“呀,我寫的字不好看,所以板書不好?!逼鋵嵅皇沁@樣的,字不好看,只要我們一筆一畫的去寫,清晰規(guī)范就行,學生會看到你的認真的。
最后是對學生要抱著永不放棄的心理。無論是哪一類學生,他們都有長處,作為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地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成績好的學生變得更好,不好的變好起來。
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獲成果的樂趣。難并快樂著。我愛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