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
目前研究小句補語句主句謂語都是從共時角度,且研究預料多來源于現(xiàn)當代作品,本文選取了更多題材和時期的語料,并從歷時角度研究小句補語句主句謂語,希望會對過去的研究做一些完善。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現(xiàn)代漢語小句補語句標記為“NP1+VP1+得+NP2+VP2”,其中“VP1”在現(xiàn)代漢語小句補語句中充當主句謂語,主要由謂詞性(動詞、形容詞)成分充當,少數(shù)名詞也能充當。
1 VP1為能帶賓語的動詞
1)去年十月一日,陜西扶風新華書店職工小田攜妻女一行三人乘坐西安至安康的三一一次列車,發(fā)現(xiàn)此次列車上臭蟲四處亂爬,咬得乘客不得安寧。(《人民日報》1995年)
2)朱曉芬想起四年前她在一個水庫游泳,岸邊盡是尖利的小石子硌得她走起來東倒西歪,她的丈夫竟然湊上去要抱著她讓她覺得像遭了侮辱一般。(鐵凝《遭遇禮拜八》)
3)細胞培養(yǎng)要保持連續(xù)性。于是樊代明的日程表上沒有了星期天。誰能料到,這位胃病專家,自己卻累得胃廣泛性出血。(《人民日報》1995年)
以上三個例子中VP1“咬”、“硌”“累”都是能帶賓語的動詞,“吹”“硌”可以和“得”后面的NP2“乘客”、“她”構成動賓結構“咬乘客”、“硌她”,“累”卻不能與“得”后面的NP2構成動賓結構“*累胃”。在我們的語料中,能夠帶賓語的VP1占有一半以上,從歷時來看,隨著現(xiàn)代漢語小句補語句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這類詞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
2 VP1為不能帶賓語的動詞
1)我跑進食堂,攔人攔不住,說話沒人聽,靈機一動,信手拿起兩個菜盤子用力一碰,發(fā)出一聲怪響,把盤子碰個粉碎,頓時驚得人們鴉雀無聲,我乘機大聲說:“同志們,毛主席來看大家。” (《人民日報》1995年)
2)嫂子習慣性流產(chǎn)身子虛得她連盆水也端不起。(《人民日報》1995年)
3)但她總說他忙,“忙得一天好像不是二十四小時,好像上床睡覺是購買高檔奢侈品,連吃飯好像也是荒廢光陰……”(劉心武《曹叔》)
通過以上三個語料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不能帶賓語的VP1盡管在數(shù)量上占有量不少,但其種類很單一,主要是表示導致身體疼痛類的詞語。
3 VP1為形容詞
1)女孩興奮{<得>}眼睛閃著異彩,滿臉紅暈。(王朔《空中小姐》)
2)握著主席那溫暖寬厚的大手,我激動得心呼呼直跳,興奮得不知說什么好。汪東興同志介紹說:“他們都是從延安來的。” (《人民日報》1995年)
3)馬夫人聽說記者來采訪,趕忙從里屋出來,笑容滿面地說:“我昨天高興得幾乎一晚上沒睡著。(《人民日報》1995年)
通過語料我們發(fā)現(xiàn),VP1為形容詞時在句中多具有使動意義,這類形容詞占語料總數(shù)不足3%,并且多數(shù)為雙音節(jié)詞語。
4 VP1為名詞
在我們的語料中,VP1為名詞的數(shù)量很少,僅此一例。
“……拋開一切不相吻合的條件,不管是物質(zhì)上的還是性格上的。我們先把大腦停頓片刻,不要它工作,只談感覺,直覺得我這個人怎么樣?”(王朔《劉慧芳》)
蔣靜(2007)根據(jù)概念整合理論,認為名詞能夠充當VP1,是因為小句補語句這個結構賦予了進入該結構的名詞具有了動詞的特性,本文同意她的說法。
5 VP1詞性的歷史特點
現(xiàn)代漢語小句補語句VP1這些由能帶賓語、不能帶賓語的動詞、以及形容詞、名詞充當?shù)奶攸c也具有深刻的歷史根源,從我們的語料中可以看出它的歷史脈絡:
5.1 VP1為能帶賓語的動詞
(1)靈心兒早瞧破,唬得我倒躲,倒躲。(王實甫《西廂記》)
(2)打緊這座山生的險峻,又沒別路上去,那撮鳥由你叫罵,只是不下來廝殺,氣{<得>}灑家正苦,在這里沒個委結。( 施耐庵《水滸傳》)
(3)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jīng)烤得那么熱。(魯迅)
(4)只見一個大漢,頭戴白范陽氈笠兒,身穿一領黑綠羅襖,八搭麻鞋,腰里跨著一口腰刀,背著一個大包,走{<得>}汗雨通流,氣急喘促,把臉別轉(zhuǎn)著看那縣里。( 施耐庵《水滸傳》)
(5)但他似乎被太陽曬{<得>}頭暈了,臉色越加變成灰白,從勞乏的紅腫的兩眼里,發(fā)出古怪的閃光。(魯迅)
在以上五個例子里,“?!薄ⅰ皻狻焙汀皵D”是能帶賓語的動詞,“?!薄ⅰ皻狻?、“擠”可以和“得”后面的NP2“我”、“灑家”、“我”構成動賓結構“唬我”、“氣灑家”、“擠我”;“走”、“曬”、卻不能與“得”后面的NP2構成動賓結構“*走汗雨”、“ *曬頭”。
5.2 VP1為不能帶賓語的動詞
(1)我記得得病的時侯兒,好好的站著,倒象是背地里有人把我攔頭一棍,疼{<得>}眼睛頭前漆黑,看見滿屋子都是些青面撩牙,拿刀舉棒的惡鬼。(曹雪芹《紅樓夢》)
(2)土坑深到二尺多了,并不見有甕口,陳士成正心焦,一聲脆響,頗震{<得>}手腕痛,鋤尖碰到什么堅硬的東西了;他急忙拋下鋤頭,摸索著看時,一塊大方磚在下面。(魯迅)
在明清和民國的語料中同樣是表示導致身體疼痛類的VP1占多數(shù)。
5.3 VP1為形容詞
(1)這一種可憐的眼光,是阿Q從來沒有見過的,一見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魯迅)
通過搜集到的語料我們發(fā)現(xiàn),能帶賓語的VP1和能夠帶賓語的VP1(多為導致身體疼痛類的動詞)占絕大多數(shù),在元、明清、明國、現(xiàn)當代時期均有出現(xiàn);其次是數(shù)量很少的形容詞,僅在民國和現(xiàn)當代的語料中出現(xiàn),VP1為名詞的除了在王朔的《劉慧芳》這部作品中出現(xiàn)一例,在我們選取的元明清、民國、現(xiàn)當代的所有作品中均未出現(xiàn)。
(作者單位: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