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墩撜Z》中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禮儀是待人接物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交往的藝術。它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
講文明、懂禮貌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不是先天就有的,與生俱來的,而是必須通過后天的教育和長期的自我修養(yǎng)才能養(yǎng)成。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現階段都處于一種基礎學習階段,模仿能力、接受力極強。所以對他們及時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勢在必行。當然,很多人會誤解,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不是語文課上所應該進行的嗎?其實不然,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口語的灌輸對于他們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下面,我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談談自己的想法。
本人從教以來一直擔任數學教學。各個學生對文明禮貌用語使用效果的差別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教學中學口語中文明禮貌用語的教學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學生在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大約在7到8歲,這時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文明習慣的最佳時期。為什么這么說呢?舉個例子,如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剛接觸各門學科,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學習是什么,該學些什么。學校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特別、很新鮮,各種學科書本上到處是花花綠綠的圖畫才吸引了他們的特別關注,從而產生了興趣。但就是因為他們的這種純真質樸與好奇心才讓我們更好地進行文明禮貌用語的灌輸。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教師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也是學生直接仿效的對象
一個談吐文雅,穿戴端莊的教師,對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學生禮貌用語的學習。例如,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請把書翻到哪一頁”或說“請看這幅畫”用到“請”字,這句話就變得非常的委婉,從而也打破了學生心目中老師高高在上的不良印象。再比如“對不起”一詞是最普通不過了的道歉語,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老師自己在課堂上很少會說這句話。辟如,當你走在教師的巷道里一不小心吧學生的書或者是筆之類的東西弄掉了再或者是板書時犯了個低級錯誤,我們很少會說“對不起”之類的話,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件很細小的事情用不著在意,其實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學生。以前的我很少會這樣做,但現在我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課后我都很注意我的禮貌用語。雖然是句簡單的話,但會由于你的忽視而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平時口語中應盡量使用些有關文明的禮貌用語,如除上面說的“謝謝”、“對不起”外還有“沒關系”、“你好”等。雖然每天都要重復這樣的話語,但是,久而久之,學生不知不覺地學到了這些禮貌用語,養(yǎng)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平時教學是一個傳授的過程,但我個人認為更是一個示范的過程。在平時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生在情景中的表演活動,因為同齡人之間他們更有親和力,更有默契且更真實,這是老師所無法替代的。例如,在平時教學生文明禮貌用語時,我就讓兩個學生上來表演,情景是“一學生遲到站在門口想進教室該怎么說”。在這個角色里,我充當一個導演的角色,只教他們怎么說:“對不起,我可以進來嗎?”和“進來!”,那么該做什么手勢和表情,該怎么演就交給他們倆了,接著調換角色扮演,這樣這倆學生做好了示范后,由其余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訓練。講完后,我就要求學生牢牢記住這句話,否則以后遲到了說不出這句禮貌用語就進不了教室,直到會說為止。我相信我班上沒有一個學生不會說這句話了。
二、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僅憑說教是不可能實現的,最重要的是實踐,從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文明禮儀行為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體現,而且只有在實踐中經過反復練習,鍛煉和鞏固,才能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悟道德,才能使學生努力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才能使學生文明禮儀行為成為自然的,一貫的,穩(wěn)定的習慣。同樣,禮儀是一種交際工具,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靈活運用。小學現階段的教學是一種啟蒙教育,他們學習文明禮儀的過程就是一個感知與體驗的過程,最簡單的交際禮貌用語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例如,在路上碰上老師時就應該說“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老師”;弄傷小朋友或使某人不高興時就該說“對不起,請原諒”;得到別人幫助時應說“謝謝!”;打擾別人時應該說“請問”等禮貌用語。這些都是平時教學中最好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短語。以上這些基本禮貌用語我都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講兩個短語,我認為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平時交往的自信心,同樣也可以使這種簡單的友好交際用語可以順利完成,這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禮貌用語的樂趣以及所帶來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把學習禮貌用語當成是件趣事,變樂趣為興趣,變成就感為推動力,這樣一來,學習禮貌用語就變得是件很重要和必須的事了。同時,這也潛移默化地讓學生體驗到了外國小朋友的日常友好交際,為他們的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你每天不斷地聽到有學生用稚嫩的聲音向你問好的那一剎那,你是否覺得你是這世界上最成功,最幸福的人呢?當然,教學中的文明禮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堅持不懈,嘗試更多更好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快樂學習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