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超坤
一、教師魅力的影響
1.教師心態(tài)的自我控制
教師教學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要保持教學時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其次,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要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體態(tài)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shù)學知識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良好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此外,還要善于發(fā)揮教學機智,妥善處理課堂中的偶發(fā)事件。同時,教師要提高對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始終保持最佳的教學心態(tài)。
2.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與學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教師講解激情滿懷、生動傳神,學生學習全神貫注,興趣盎然。反之,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必然會感到一種心理壓力,教師教學也不能得心應手,課堂氣氛勢必沉悶、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平日,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要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允許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關心、熱心、耐心和信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承其志”。
二、學生心態(tài)的調撥
當學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時,學習情緒高漲、專心致志,課堂氣氛熱烈而愉悅。為此,教師應做到:
1.把微笑帶進課堂
微笑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學生的心靈。當學生思想走神、思緒信馬由韁時,教師充滿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學生“迷途知返”;當學生答問受挫時,滿懷鼓勵和信賴的微笑,能使學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當學生板演成功時,飽含肯定和贊賞的微笑,能使學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強的求知欲。教師親切的教態(tài)、愛撫的目光和鼓勵的言語,能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融洽的合作氣氛,使學生形成和保持積極主動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
2.把成功帶給學生
如我在教學生朗讀《可愛的草塘》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不同的收獲,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個別要求。
三、學生內需的誘導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fā)現(xiàn)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
1.挖掘知識內在美,激起學生探究欲望
語文知識本身蘊藏著一些有趣的規(guī)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內在魅力,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探究欲望。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對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他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2.激發(fā)需要的火花,不斷激起認知內驅力
我們不僅要在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矛盾,引發(fā)學生迫不及待地探究興趣,而且還應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跳一跳,摘得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常地處在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矛盾之中,不斷從內心迸發(fā)出需要的火花,始終保持一種緊張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引導他們自覺而又興趣盎然地去聽、說、讀;可以通過自由組合、自由改編并上臺表演來鼓勵學生主動交際、交流;通過讓學生復述課文來使他們靈活運用課本中出現(xiàn)的語言點并培養(yǎng)語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四.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評價不是教學目的,而是一種教育學生積極向上的手段。評價的結果應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教師不恰當?shù)脑u價,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或抵觸情緒,不利于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因此,要使評價發(fā)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學生的良好反響,就應注意:
1.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接受評價
教是為了學,學是為了學會,學會是為了會學。學生的準備過程實際就是學——學會——會學的過程。
2.把評價權力交給學生,使其主宰自己
這種民主的評價方式更會增進師生間的信任感,并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發(fā)揮出應有水平。
3.評價標準要多樣化、層次化
這種多樣化、層次化的評價標準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圍。
總之,營造的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從多層面加以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積累。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然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